典藏作家

羊令野

羊令野

羊令野

性別:男
籍貫:安徽省涇縣黃村人
出生地:安徽省涇縣黃村人
出生日期:1923年1月20日

學經歷

政戰學校研究班畢業,於軍中服務達31年之久,退伍時官至上校。15歲時便從左杏邨先生習詩詞,21歲從書法家許成堯作翰墨遊,兼修詩學。1945年,累積格律詩已達300首,因接觸新文學而開始研習新詩。

  • 簡介

  •   本名黃仲琮,筆名羊令野,必也正,田犁,予里。安徽省涇縣黃村人,1923年1月20生。政戰學校研究班畢業,於軍中服務達31年之久,退伍時官至上校。15歲時便從左杏邨先生習詩詞,21歲從書法家許成堯作翰墨遊,兼修詩學。1945年,累積格律詩已達300首,因接觸新文學而開始研習新詩。1948年赴浙江金華創辦《浙江週報》,另在《蘭溪導報》創辦了<詩陣地>週刊,約出八期。同年處女作詩集《血的告示》以田犁筆名出版。1949年來台,並於軍中主編《前進報》。1952年,與翟牧、赫肇嘉合出了一本《筆隊伍》,是當時軍中文藝的第一本作品。1965年參加紀弦倡導的「現代派」,同時又與葉泥、鄭愁予等在嘉義《商工日報》上創辦<南北笛>詩刊,每週出刊,由他與羅行共同主持。1958年創辦<詩隊伍>週刊,直至1983方休刊。1974年與台靜農、莊嚴、傅狷夫、汪中、于還素、戴蘭村等人組成「忘年書展」,相約每年在台北展出,於文壇上傳為佳話。1976年與十二位詩友共同策劃出版《八十年代詩選》。羊令野終生未娶,孑然一身獨居於永和公寓。1994年,10月4日不性因心臟病發與世長辭。
      羊令野除新詩、散文、書法外,其國學底子深厚,尤擅嵌字聯,並曾以當代四位詩人之名,作對一付:「商禽飛彩羽」、「碧果證菩提」,令人拍案叫絕。羊令野早作品以抒情、寫實為主,來臺之後,詩風蛻變,《貝葉》可做為代表。羊令野十分重視字句之鍛鍊,並且嘗試賦予古典詞彙以新意。總體而言,正如張默所言其詩:「兼具古典、現代之美,筆觸細緻,意象繽紛,觀察獨到,音節自然,那不正是應驗作者『回首叫雲飛起』的神似?」而他的散文,他曾自言:「仍脫離不了詩的節奏旋律」,內容也是以詠物、抒懷、敘志為主。除詩文以外,羊令野在書法上也獨樹一格。
      著作有詩集《血的告示》、《貝葉》,散文集《感情的畫》、《揮手叫雲飛起》,雜文《必也正雜文集》、《千手千眼》等多部。

■ 創作風格

羊令野除新詩、散文、書法外,其國學底子深厚,尤擅嵌字聯,並曾以當代四位詩人之名,作對一付:「商禽飛彩羽」、「碧果證菩提」,令人拍案叫絕。羊令野早作品以抒情、寫實為主,來臺之後,詩風蛻變,《貝葉》可做為代表。羊令野十分重視字句之鍛鍊,並且嘗試賦予古典詞彙以新意。總體而言,正如張默所言其詩:「兼具古典、現代之美,筆觸細緻,意象繽紛,觀察獨到,音節自然,那不正是應驗作者『回首叫雲飛起』的神似?」而他的散文,他曾自言:「仍脫離不了詩的節奏旋律」,內容也是以詠物、抒懷、敘志為主。除詩文以外,羊令野在書法上也獨樹一格。

■ 作家成就

■ 作家書目

出版書籍

  • 1948年 《血的告示》,台北:人民世紀。
  • 1952年 《筆隊伍》,台北:世界文物供應社。
  • 1955年 《感情的畫》,台北:紅藍。
  • 1968年 《貝葉》,台北:南北笛。
  • 1968年 《見山見水集》,台北:大林。
  • 1975年 《感情的畫》,台北:星光。
  • 1975年 《必也正雜文集》,台北:水芙蓉出版社。
  • 1978年 《雪花的約會》,台北:大華。
  • 1978年 《千手千眼集》,台北:大林。
  • 1979年 《羊令野自選集》,台北:黎明。
  • 1979年 《面壁賦》,台北:大華。
  • 1980年 羊令野、張默:《龍族的聲音》,台北:黎明。
  • 1982年 《回首叫雲飛起》,台北:東大。
  • 1982年 《面壁賦》,台北:黎明。
  • 1982年 《揮手叫雲飛起》,台北:東大。
  • 2004年 《叫花的男人:羊令野詩選》,台北:爾雅。

■ 評論彙集

期刊論文

  • 1955年 司徒衛:〈感情的畫〉,《文藝論壇》。
  • 1964年 作者不詳:〈閃爍的群星──簡介羊令野等十二位軍中詩人〉,《新文藝》。
  • 1967年 張 默:〈一貝葉一世界──羊令野小評〉,《七十年代詩選》。
  • 1969年 柳文哲:〈詩壇散步一貝葉〉,《笠》69期,頁20-51。
  • 1969年 彭邦楨:〈詩品「舉向東方」〉,《文藝月刊》3期,頁60-64。
  • 1969年 彭邦楨:〈論「貝葉」〉,《幼獅文藝》182期,頁69-78。
  • 1970年 周伯乃:〈詩的創造與表現──引羊令野為例〉,《現代詩的欣賞》。
  • 1970年 周伯乃:〈詩的創造與表現──以「貝葉」為例〉,《現代詩的欣賞》。
  • 1973年 趙天儀:〈羊令野詩集〉,《詩評集》。
  • 1974年 金 筑:〈管窺羊令野的「劍潭吟」〉,《葡萄園》50期,頁8-11。
  • 1974年 笠下影:〈笠下影一羊令野〉,《笠》63期,頁65-60。
  • 1976年 辛 鬱:〈羊令野的〉,《詩隊伍》。
  • 1976年 張漢良:〈現代詩的田園模式──引為例〉,《八十年代詩選》。
  • 1979年 向 陽:〈面壁拈花叩草廬──讀羊令野散文集「面壁賦」〉,《幼獅文藝》312期,頁82-84。
  • 1979年 辛 鬱:〈詩人羊令野訪問記〉,《詩人羊令野訪問記》。
  • 1980年 朱星鶴:〈淺析羊令野的「抽身即是吾」〉,《中華文藝》20卷3期。
  • 1980年 張漢良:〈「貝葉」導讀〉,《現代詩導讀(一)》,頁47-51。
  • 1980年 菩 提:〈淺談羊令野的詩〉,《中華文藝》20卷2期。
  • 1980年 蕭 蕭:〈「馬山望大陸」二首導讀〉,《現代詩導讀(一)》,頁52-57。
  • 1980年 蕭 蕭:〈蛻化傳統格律為時代新聲:羊令野〉,《學白話詩選》,頁56。
  • 1980年 蕭 蕭:〈蛻化傳統格律為時代新聲:羊令野〉,《學白話詩選》,頁56。
  • 1981年 文曉村:〈「蟬」評析〉,《新詩評析一百首》,頁99-101。
  • 1981年 尚德敏:〈抽身即是吾:詩人羊令野訪問集〉,《中華文藝》124期。
  • 1981年 張 默:〈談現代詩的節奏──引羊令野七十二行為例〉,《無塵的鏡子》。
  • 1981年 黃錦珠:〈一管詩筆融新舊:記羊令野的筆墨生涯〉,《文訊》1卷40期,頁117-119。
  • 1982年 李瑞騰:〈釋羊令野的「劫灰」〉,《詩的論釋》,頁51-66。
  • 1983年 流沙河:〈作夢的蝶──羊令野等三首〉,《台灣詩人十二家》。
  • 1983年 陳啟佑:〈新詩緩慢節奏的形成因素──引羊令野為例〉,《渡也論新詩》。
  • 1983年 黃智溶:〈從「屋頂之樹」與「燈柱」兩詩中論羊令野的「隔離意識」〉,《文藝月刊》163期,頁117-124。
  • 1984年 蕭 蕭:〈羊令野「清水寺」〉,《七十二年詩選》,頁174-175。
  • 1985年 向 陽:〈返樸拙、歸清真──羊令野的詩文心路〉,《康莊有詩評論集》。
  • 1985年 向 陽:〈返樸歸清真:羊令野的詩文心路〉,《康莊有待》,頁12-18。
  • 1985年 李瑞騰:〈羊令野「夢中尋梅園」〉,《七十四年詩選》,頁74-76。
  • 1985年 翁光宇:〈羊令野的〉,《台灣新詩》。
  • 1987年 姜 穆:〈釋「必也正雜文集」〉,《釋「必也正雜文集」》,頁298-304。
  • 1987年 蕭 蕭:〈現代詩裡「鄉」的面貌──引為例〉,《現代詩學》。
  • 1988年 張 默:〈羊令野「興味」〉,《七十六年詩選》,頁74-76。
  • 1988年 黃錦珠:〈羊令野的書法趣味〉,《文訊》34期,頁152-153。
  • 1989年 古繼堂:〈現代詩社的詩人群──關於羊令野〉,《台灣新詩發展史》。
  • 1989年 章亞昕:〈羊令野的〉,《台灣現代詩歌賞析》。
  • 1990年 陳 遼:〈台灣詩人──羊令野〉,《台港澳與海外華文文學辭典》。
  • 1991年 徐望雲:〈「筆記」之三十七──引八首為例〉,《帶詩蹺課去》。
  • 1991年 蕭 蕭:〈詩人與詩風:羊令野〉,《現代詩縱橫觀》,頁70-71。
  • 1993年 劉登翰:〈現代詩社的詩人群──羊令野〉,《中國當代新詩史》。
  • 1994年 張 默:〈羊令野資料彙編〉,《文訊》109期,頁96-100。
  • 1995年 張 默:〈詩人羊令野鑑評──介紹〉,《新詩三百首上冊》。
  • 1997年 陳仲義:〈嵌合產生的能力──以羊令野為例〉,《台灣詩歌六十種》。
  • 2004年 羊令野:〈關於「叫花的男人〉,《叫花的男人》,頁1-14。
  • 2004年 辛 鬱:〈詩人羊令野訪問記──畫太陽的人〉,《叫花的男人》,頁219-312。
  • 2004年 蕭 蕭:〈釀成蜜蜜留花香──羊令野的交疊美學〉,《叫花的男人》,頁1-14。

報上評論

  • 1975年 劉錦得:〈我讀「感情的畫〉,《青年戰士報》10版3月3日。
  • 1979年 何永怡:〈一疋雲釀的水聲:我讀羊令野的「面壁賦」〉,《臺灣新生報》12版8月3日。
  • 1979年 張 默:〈生涯一片青山:試讀羊令野的「面壁賦」〉,《臺灣新生報》12版8月9日。
  • 1979年 碧 果:〈握住一粒千年種籽的人一讀詩人羊令野的兩本新書後記〉,《台灣新文報》12版6月28日。
  • 1982年 蕭 蕭:〈詩人與詩風─羊令野〉,《台灣日報》8版6月24日。
  • 1986年 大 荒:〈引燃那壁上的背影:讀羊令野的「面壁手記」〉,《臺灣新聞報》8版10月14日。
  • 1991年 穆 欣:〈羊令野的橫吹南北笛〉,《臺灣新聞報》15版4月3日。
  • 1994年 大 荒:〈殘燭滅了〉,《青年日報》15版11月21日。
  • 1994年 大屯書隱:〈詩人鴻影俱渺─敬悼老友羊令公〉,《台灣日報》9版12月2日。
  • 1994年 向 明:〈一生耿介與忠誠〉,《青年日報》15版11月21日。
  • 1994年 李瑞騰:〈召喚一片徘徊的鴻影:談羊令野先生的詩〉,《聯合報》37版11月22日。
  • 1994年 辛 鬱:〈未竟的心願〉,《青年日報》15版11月21日。
  • 1994年 辛 鬱:〈羊令野與「南北笛」〉,《聯合報》37版11月22日。
  • 1994年 姜 穆:〈此番抽身去,不見詩回〉,《中央日報》16版11月22日。
  • 1994年 張 放:〈憶羊令野〉,《青年日報》15版11月21日。
  • 1994年 張 默:〈風骨之必要〉,《青年日報》15版11月21日。
  • 1994年 張拓蕪:〈出入古今兼擅新舊的最後一筆:悼念詩人羊令野先生〉,《聯合報》37版11月2日。
  • 1994年 碧 果:〈一燈獨坐一詩儒〉,《青年日報》15版11月21日。
  • 1994年 燕 泥:〈你的微笑粲然─悼詩人羊令野〉,《台灣日報》9版12月3日。
  • 1994年 駱建人:〈悲歌慷慨一詩魂〉,《青年日報》15版11月21日。
  • 1994年 羅 門:〈悼念詩友─羊令野─那段交往日子的追憶〉,《》15版11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