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藏作家

林芳年

林芳年

林芳年

性別:男
籍貫:臺灣臺南
出生地:
出生日期:

學經歷

  • 簡介

  • 本名林精鏐,筆名李秋華,1914年3月出生於佳里鎮子龍廟,為抗日宿儒林芹春之後,終戰之後易名為林芳年。1927年進入日據時代麻豆公學校高等科就讀。1933年即發表第一首新詩<早晨之歌>於《台灣新民報》上。1935年加入「台灣文藝聯盟」為同仁。同年與莊培初創刊《易多那》文學雜誌,內容有小說、詩、評論,但出版一期即停刊。1935年至1943年間,大量發表新詩、小說、文學評論,創作量豐富。1946年當選佳里鎮第一屆鎮民代表,同年五月任職於台糖公司,直至退休。終戰後,因語言隔閡停筆二十多年,此時多發表關於企業管理的文章,如:<台灣糖業過去與將來>、<企業的科學管理>等。1954年更名為林芳年。1965年進入成功大學就讀為期一年的企業經營研究班。1968年起重登文壇,發表小說<情脈>、<森走的自由>;散文<談風度>、<春窗雜筆>等。1970年退職後,之後任職於台南國際紡織公司常駐顧問、豪里金貿易公司名譽董事長。1979年參加「第一屆鹽分地帶文藝營」,並發表<鹽分地帶作家論>。1989年因肺癌於7月12日逝世,享年76歲。林芳年為橫跨兩代的台灣新文學作家,與巫永福、吳瀛濤、郭水潭皆為跨語言一代的詩人,也是光復後鹽分地帶代表作家,創作詩、小說及散文、評論,可說是全能作家。評論者認為:「其詩用辭洗練,描寫細膩,並帶有濃厚的唯美浪漫氣息,眷戀的鄉土情懷和反抗異族的民族意識。」著有小說《失去歡樂的春天》、《情脈》、《森林的自由》、《瘦瘦的人生》等。

■ 創作風格

■ 作家成就

■ 作家書目

出版書籍

  • 1960年 《商品銷售叢譚》,彰化:台糖。
  • 1963年 《市場理論與實務》,彰化:台糖。
  • 1983年 《林芳年選集》,台北:中華日報。
  • 1985年 《失落的日記》,台中:晨星。
  • 1987年 《浪漫的腳印》,台中:晨星。

期刊、報紙、散篇

  • 1985年 〈鄭靜夫其人與作品〉,《文訊月刊》2月。
  • 1984年 〈抗戰時期的鹽分地帶文學人物 : 兼談我前半輩子的文學活動〉,《文訊月刊》2月。
  • 1986年 〈破舊床上的夢魘:暢談我的四十年〉,《中華日報》10月8日。。
  • 1988年 〈一張發霉的結婚照〉,《文訊》6月。

■ 評論彙集

期刊論文

  • 1982年 王 玲:〈退休後再出發的林芳年先生〉,《文運與文心》,頁42-44。
  • 1983年 彭瑞金:〈「凍霜仔棚」簡介:兼具浪漫與諷世的行吟詩人〉,《一九八二人年台灣小說選》,頁241-242。
  • 1983年 黃章明:〈林芳年七十年譜述〉,《文訊》10月,頁50-60。
  • 1984年 作者不詳:〈永保赤子之心的林芳年〉,《台灣作家印象記》,頁93-97。
  • 1989年 許振江:〈千言難說萬般情:敬悼義父林芳年先生〉,《文訊》46期。
  • 1989年 作者不詳:〈文人其萎〉,《台灣文藝》119期,頁34-75。
  • 1989年 吳南圖:〈忘年之交:悼林芳年先生〉,《台灣文藝》119期,頁37-40。
  • 1989年 葉石濤:〈悼林芳年老哥〉,《台灣文藝》119期,頁41-42。
  • 1989年 王昶雄:〈從落日餘暉中消隱:悼林芳年先生〉,《台灣文藝》119期,頁43-45
  • 1990年 林銘章:〈林芳年(1914-1989)〉,《傳記文學》332期,頁143。
  • 2004年 陳益裕:〈林芳年鹽分地帶的先輩作家〉,《南瀛文獻》3期,頁274-280。
  • 2004年 葉 笛:〈憤怒的詩人林芳年〉,《創世紀詩刊》138期,頁119-126。

報上評論

  • 1983年 王玉佩:〈七十芳年不老翁:林芳年訪問記〉,《台灣時報》4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