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藏作家

魯蛟

魯蛟

魯蛟

性別:男
籍貫:
出生地:山東省高密縣
出生日期:民國十九年

學經歷

原服務軍旅。退伍後轉任公職,曾任行政院新聞局主任祕書,現已退休。

  • 簡介

  •   張騰蛟,筆名魯蛟、魯丁,民國十九年出生於中國山東省高密縣。原服務軍旅。退伍後轉任公職,曾任行政院新聞局主任祕書,現已退休。筆名的由來是:魯是山東,魯丁即山東人;魯蛟是山東的蛟龍,隱含胸懷大志的人中豪傑之意。他的家業以農為主,兼營商業(粉坊與農產品經營),家中藏書豐富,讀書氣氛濃厚。父親除飽讀古書外,新學問也涉獵不少,曾靠自力興辦學堂,而且是當地最早引進並傳授國語注音符號的人。自六歲起即隨父親學習注音符號、識字、訂書。在他出生的第二年爆發瀋陽事變,從此外患不斷,民國二十六年起展開全面對日抗戰,作者常隨家人躲警報,他的童年都是在動亂中度過的。
      由於戰亂的關係,家鄉沒有小學,一直到十二歲才有機會入學,一開始就插班五年級。畢業後,到外地讀中學,民國三十三年學校因時局動盪而解散。十七歲開始流徙異鄉,雖然也曾幾度走入校園,但整個學程是零碎不堪的。離開學校的張騰蛟,未曾拋棄書本,民國三十六年曾淪落青島,在街頭賣糖果維生,但仍利用閒暇時讀書不輟。
      
      在他生命中,最巨大的影響是少年時期戰爭所帶來的高度驚恐,以及世局巨變下,人類生命脆弱而卑賤的悲慘感受。但這段苦難的歲月卻鍛鍊出他具有高度「韌性」的生命原則,由於在逆境中搏鬥和艱困抵抗的勇氣,成就日後在充滿崎嶇、險阻的生命歷程中,能剛勁堅挺的走過來。
      
      二十四歲起開始練習寫作數,次年第一首詩「迎春花」發表於中央副刊。民國四十年代初期,正是現代詩剛在台灣起步的時候,他便是中國新詩現代派運動中的一員,曾為新詩的變革與發展貢獻過心力。民國五十五年入紀弦所倡組的「現代派」,民國五十八年與友人王幻、劉建化等創辦桂冠詩刊。民國六十二年應邀參加在台北舉辦的第二屆詩人大會。民國六十五年,獲頒中國文藝協會文藝獎章,民國六十六年,獲得第三屆金筆獎,至今已出版了十幾本詩集和散文集。

■ 創作風格

■ 作家成就

■ 作家書目

  • 《菩薩船上》
  • 《一串浪花》
  • 《向陽門第》
  • 《鄉景》
  • 《海的耳朵》
  • 《我愛山林我愛原野》
  • 《張騰蛟自選集》
  • 《繽紛季》
  • 《鄉野小集》
  • 《芬芳事》
  • 《原野之歌》
  • 《青青大地》
  • 《走在風景裡》
  • 《墨廬雜記》
  • 《綠野飛花》
  • 《溪頭的竹子》
  • 《王正廷傳》
  • 《蔣作賓傳》
  • 《葉公超傳》
  • 《時間之流》
  • 《魯蛟短詩選》
  • 《結交一塊山野》

■ 評論彙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