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樹皮
我們學校只有六班,我們三年級有十八個人,全校也才一百多個學生。 學校的課程大都和其他學校差不多,最特別的是週三上午中高年級的兩節「田園課」,大家都非常喜歡。 「植物組」課是王老師教,一般老師身上常常掛著一個哨子,她是哨子上再綁一個小放大鏡,這樣可以隨時低下頭來把昆蟲的卵啊、蕨類孢子啊拿來觀察。在王老師的教學中,小朋友認植物通通不用背,而是用遊戲的方式自然就記得了。 王老師應用了特殊的「形容詞」,使我們對植物的根、莖、葉慢慢的都瞭解了。 第一次在教材園巡禮時,她指著校門口三棵高大的檳榔樹說:「這棵樹穿著衣服呵!所以絕不怕冷。」我心裡正笑著,原來老師是說爬在樹幹上的黃金葛和薜荔。這時小乖輕輕的推推我:「新來的!你原來的學校有沒有穿衣服的樹?」我想一想,搖搖頭。 我又聽到王老師這樣說:「樹的皮就是『樹的皮膚』『樹的臉譜』,它要擋住風寒,又要使蟲兒咬不動。每一種樹的皮膚都長得不一樣,像這幾棵--」她指著旁邊的檳榔樹、椰子樹說:「樹上有一條條落葉之後留下的疤痕,這是有條紋的臉。」 「老師!山上的筆筒樹落葉疤痕也很明顯,它的刀疤是橢圓形的」凱凱說。 王老師讚許的點點頭,她又指著前面的樟樹和柳樹說:「有的樹有深深的溝痕,皺得像八十歲老太太的臉。」 她又指著「百千層」樹說:「像這樣臉上有破破爛爛的皮。有些人喜歡換膚,把皮一層一層的換,結果換成麥克.傑克遜的臉。」全班哄然大笑。 老師又帶我們去「石坡坑步道」旁看「九芎樹」,這是台灣常見的樹種。走了一點路,就看到這棵樹了。她指著它光光滑滑的皮膚說:「有些人換膚非常成功,把老皮都褪得乾乾淨淨的,這種樹每年換膚一次。」很多人都上前摸它一把。 凱凱故意叫著:「喂!別吃它豆腐。」大家又笑了。 再往步道上走,我們看到一棵漂亮的樹幹,阿里摸著它說:「哇!真好玩!這個樹皮長滿了圖案,還真像雲朵一樣,一片片一塊塊的。」 小乖說:「是不是新皮換成功了,老皮還在上面?」 幾個人用手一撥,小薄片般的老皮就不規則的剝落掉了,嘿!真不管用呢!新皮青綠、老皮褐綠,整棵樹皮形成了斑斑駁駁的圖案。 「喂!我們來幫它換膚吧!」我大手快速來回撥了幾趟,就掉下好幾朵老薄皮,王老師連忙制止:「別調皮!這棵『光蠟樹』自己會長、自己會掉,你別幫它忙!」 班長也出來管我:「皮皮!難怪你叫皮皮!你別『揠苗助長』嘛!」 「皮皮--」許多人都在叫我。 這節課就在笑聲中結束了。
性別:女 籍貫:湖北省鄂城縣 出生地:屏東 出生日期:一九五一年
父親是軍人,職務常調動 ,三歲時舉家遷至花蓮,在花蓮受完國小、初中、師專教育。眷村成長接觸到各種外省人,這種能看到人生百態又接觸到花蓮山水的生活,對創作影響很大,到二十歲才遷至台北。 來台北教書後續讀師大國文系、台北市立師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結業,之後又讀臺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取得碩士學位。 曾任中小學教師21年、主任9年,現為台北市兒童文學教育學會總幹事、中華民國兒童文學學會理事、台北市國語科輔導團團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