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地在爾雅出版社三十周年前夕,在聯副發表了一〈奼紫嫣紅.文學大觀〉,細述他的出版業困境,寫來一字一淚,令人動容。寫到傷心處,他說:「還好在五六十歲讓我遇到詩,寫詩讓我恢復童心。」是詩,使他免於在現實壓力下投降。是詩,使他仍然堅持做一個優質的出版家。
這件事情,使我深有所感。是的,年輕時,詩解除了我的寂寞和憂鬱。詩之迷人,只要一朝一夕愛上它,將永遠沒有止息的一刻。是詩,讓我在南師「化雨亭」,日夜吟詠而忘記一切的苦痛。是詩,讓我的生命,像一條蜿蜒曲折的長河,日夜奔流。是詩,讓我揚帆待發的船舶,不怕濃霧迷航。
就這樣一寫,竟寫了近半世紀。其間也出版過幾本詩集、評論集。但真正讓我為詩付出全部心力去關注的,是最近的作品。因為這些詩,寫出了我心中的愛,我愛我生長的地方,願意在賞景之外,也深思當地的文化、歷史,甚至於人物。我要寫出它讓人永遠難忘的一面,它讓人覺得有趣的一面,而不是老生常談。
我先寫我曾經讀書工作多年的古城台南,再三吟詠推敲之後寄給台灣時報副刊。想不到,竟蒙全版一次刊出,並來函告知「繼續寫,我們要這種愛台灣的稿子」。就這樣,我寫到了我的故鄉嘉義,然後灌溉我們,哺育我們的濁水溪,我內人出生的苗栗,成長的新竹。我相信在「愛台灣」的理念下,我會再三旅遊寶島各地,深入觀察民風民情,寫成各種出色的詩篇,報答讀者的愛護。
當然,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人不可能永遠劃地自限,為拓展眼界,仍然需要「走出去」,去看看外面的世界。這就是第二輯「島外詩遊」,目前大概侷限於中國大陸。將來希望有歐美,甚至非洲的詩旅。畢竟,世界已經變成地球村了,到處旅遊已成了「台灣人的驕傲」,我何能落後於人?
第三輯「心靈詩旅」,寫日常所見所思所感。有心靈刻痕,有環保的意見,有對苦命人的喟嘆,有夢的記錄。這些範圍相當寬廣,也是我今後寫作的重點之一。
感謝台南市政府及市立圖書館,願意肯定我的努力,替我圓夢。台南是我的第二故鄉,那裡有我年輕的生命形影,深刻的人生記憶。感謝溫彩棠館長、各位編輯委員及推廣組周斯芳小姐。是他們,這本書才得以面世,是他們,這本詩集才如此亮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