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床(A) 什麼時候把自己丟在床舖上、被窩裡 情人的臂膀、微汗的右腋? 什麼時候裸露在曠野之中 (覷眼一看)沒有言語沒有聲息? --我竟全然不知 --我既全然不知 鳥叫,花開,為什麼我要下床? 賴床(B) 台灣,形像蕃薯 但是不像蕃薯容易腐爛 天空,天天空 不像你的心容易變幻氣象 拉上被子,蒙著頭 這世界還是那世界,那世界還在我夢裡夢著 《評語》 詩人有赤子之心,赤子面對俗世每只有靠耍賴。《紅樓夢》裡,黛玉受了氣往往便上床賴著。賴床A法:不想理會外在世界前因後果,遂可以賴床;賴床B法:外在世界前因後果全可以蒙頭臆想,遂又可以賴床。兩極一兜,天下竟無不可賴床之道理。這首「教壞小孩」的詩,其實頗有魏晉隱士的狂論精神。(鴻鴻) 《作者簡歷》 蕭蕭,本名蕭水順,1947年7月27日出生於彰化縣社頭鄉。 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系、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曾任教於達德商工、再興中學、景美女中、北一女中、中州工專、德明商專、文化大學、輔仁大學、東吳大學、真理大學。現為南山中學專任教師,並於東吳大學、真理大學兼任。 自小成長於廣袤的稻野之中,數星望雲的農村生活、童年記憶,油麻菜花迤邐天邊的美學經驗,農人不耕耘即無收穫的苦命哲學,沉穩其腳步,開闊其心胸,使其眼光高遠,使其生命境界提昇。因此,寫詩、寫散文、寫評論無不以尊重生命為主軸;是以了解生命在不同的時代、不同的區域會有生命本質之同,在相同的時代、相同的族群也會有生命現象之異;因而喜歡台灣文化的多元現象,接納世界文學的洗禮,欣賞傳統的古典氣質,也勇於嘗試現代的前衛風格。 著有詩集《悲涼》、《緣無緣》、《雲邊書》、《皈依松皈依風》、《凝神》,散文集《來時路》、《太陽神的女兒》、《無憂草》、《禪與心的對話》、《詩人的幽默策略》,評論集《現代詩學》、《現代詩縱橫觀》、《雲端之美,人間之真》等多種。 《詩觀》 詩是從「詩緣情」的內在衝動,有我的、感性的開始,而後才有積極的、知性的、有我的「詩言志」。「詩緣情」是無法空御的內在衝動,是憑空而來的靈思;「詩言志」則是理性的、省思的,講究傳達方法的言說。最後希望達至「詩(思)無邪」的無我的境界,情感、思想、觀念、意志、經驗、體悟,都可以成為詩的內容,寫實、象徵、超現實、現代、後現代各種主義,都可以成為詩的工具,山川草木、風雨雷電、日月星辰、蟲魚鳥獸,都可以成為詩的寄託。「詩緣情」↓「詩言志」↓「詩無邪」,是詩的三部曲,「詩緣情」從無到有(從無情無思到有情有詩),「詩言志」從有到有(從有情有思到有物有法),「詩無邪」從有到無(從有方法到無不可用的方法,從有境界到無不可入的境界),這是我寫詩的理想。 金剛經上說:「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應無所住」是說萬事萬物、萬法萬象都是空,不應該在任何一處依戀停留,意味著「色即是空」;「而生其心」是指活水到處,處處生機,意味著「空即是色」。詩之從無到有,因有而有,從有到無,正是「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所以,我的詩觀是: 空 白 空 白 處,正是詩之所在。我給你有--有限的文字,藉著我有限的文字你發現了無--無限的空無限的白--你發現了詩。 文章出處: 詩路1999年度詩選
性別:男 籍貫:臺灣 出生地:彰化 出生日期:一九四七年
輔仁大學中文系畢業,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擔任中學教職三十二年,曾任明道大學中文系教授、人文學院院長、講座教授。2017年7月從明道大學退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