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美利堅合眾國同日生: 我為我的小木屋命名為 七月四日。 自清涼如薄荷的草香裡醒來 每天,我以湖水以魚肚白洗耳洗眼 之後,躡著林蔭道微濕的落葉 歸來。在第一線金陽下 曼儂的豎琴聲中 吃我自焙的玉米餅。 友愛怎樣奢侈的偏向著我啊! 冬季來時。雪花如掌 撲打著我孤峭而高的窗子。 巧有金光閃門人小飛俠似的黃蜂闖入 於四壁間凡所有處壘窩 且雍雍熙熙難兄難弟一般 與我共同一個火爐: 一襲褞袍一輪太陽。 受驚若寵。至少有一次: 天開了!在某個琥珀色的傍晚 當我扶著鋤頭在荳畦間小憩! 一隻紫燕和一隻白鴿飛來 翩翩,分踞於我雙肩。 黑甜而無絳無邊無底的夜! 眾目皆瞑。只有荳荳 我的知恩的荳荳醒著 且思量著:如何在我新鋤過的 子宮一般香暖的地心深處深深處 經營慘淡而雙倍豐美對我的報答: 而在一笑如舊相識的枕上,竟不期 而與仲尼與蘧伯玉與因陀羅與昆濕奴 以神遇。…… 即使在黑得可以切成一大塊一大塊的深夜 我依舊能菶索著亮無失誤的到家; 七月四日是我的小木屋的名字 雖然也是每一隻飛鳥每一四草葉的。 --1996.12.31 附註:曼儂(Memnon)遠古石雕巨像,刀法精奇,日出則鳴,如笙簧並作。 又:因陀羅與昆濕奴皆波羅門教聖僧,以修苦行著稱。 文章出處: 乾坤詩刊第五期
性別:男 籍貫:河南省浙川縣 出生地: 出生日期:一九二○年
開封師範、宛西鄉村師範肄業。一九四八年加入青年軍行列,隨國軍撤退到臺灣。一九五六年自軍中退伍,當過書店店員,一九五九年起於臺北市武昌街明星咖啡廳門口擺書攤,直至一九八○年因胃病開刀,而結束書攤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