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我在做完工後,回到寢室裏,先脫下一隻手套,向床上一扔;然後,掏出一支香煙來啣在嘴上,並且,已擦燃了火柴,正準備吸時,忽然,我從火焰尖端的黑煙燻飄中透過,凝視著那隻躺在床上的被黃土染黃了的黑土染黑了的被黃土和黑土染成了赭褐的白粗的手套。 此刻,那隻手套,因離了我的手,自然是空癟的;食指成三十度地斜曲著,小指被疊壓在無名指和中指之下,已看不見,甚至,簡直像斷了一個指頭。呵,它是如何地充滿了孤獨的哀傷之情。我急急摔滅了火柴,把另一隻手套脫下來,很快地丟在它旁邊。 第二隻手套,卻是仰臥著的。手指都無力地攤開來,指尖向著原先那隻,距離約十公分成為一個直角;說是休息著哩卻又煞像哆嗦;就這樣,一雙赭褐色的粗白色手套,唉,再也沒有比這更能象徵出:沒有希望的希望,絕對的空虛的悲哀,與千萬萬分的頹廢的人。即使是一個未亡人擁一襲外套跳慢板的華爾滋。
性別:男 籍貫:四川省珙縣 出生地: 出生日期:1930年
1956年參加現代派,加入創世紀詩社,1969年應愛荷華大學國際創作計畫專案之邀,赴美遊學兩年,曾任《時報周刊》副總編輯,為臺灣「現代詩運動」初期的健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