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朋友: 您給我的信,不發表好不好?未經您同意,就將它從諸多封您「給朋友們的信」中抽出 ,您不會責怪我吧!其實我很喜歡讀您的信,讀您的信和文章,如同您常說的一句話「是一 種過癮」,瀟洒得很,像您的人。 我不希望發表的原因有二:一是您基於長輩對晚輩的愛護和鼓勵,對我的讚譽不免言過 於實,使我愧不敢當。二是我年少不更事時說的十分幼稚的話,我早已將它忘了,真不希望 它再度被提起,那樣會使我很難堪。 如果不是小朋友(林泠)和羅行,我對「現代詩」的編輯工作,也許不會像現在這樣賣 勁。林泠熱心,有原則,我十分敬愛她,她是復刊後「現代詩」的靈魂人物;羅行做事雖然 有時比人慢半拍,但做人卻毫無瑕疵,是一位非常難得的朋友。所以「現代詩」從復刊到現 在,僅僅一年的時間就有這樣好的成績,您要謝,就應該謝謝他們兩位。 關於喻麗清的那首詩,本來已經發稿,是臨時將它抽下來的。我的考慮也有兩點:一是 喻小姐是位頗具潛力的作家,這首詩發表對她並無好處;二是我決定「現代詩」今後將儘量 不刊登酬酢與唱和之類的作品。因為這類詩受到題材的限制,很少有完美的表現。三年前我 編臺灣時報副刊時,喻小姐也曾替我寫過稿,通過幾封信,因此並不陌生。如見到她,請代 為問候。 面對「現代詩」,我們的態度是十分嚴肅的。「現代詩」的讀者也許只有幾千人,甚而 少至幾百人,但是它對未來文學的影響,可能不輸給任何一份文學雜誌和副刊。像過去您編 的「現代詩」就是個最好的例子,在臺灣成長的詩人誰個沒有受到它的影響!直接的或間接 的。所以我希望朋友們拿最好的作品的「現代詩」。我一貫的作風是,平常什麼事都好商量 ,唯編刊物選稿時,最能看出我固執的性格。 我曾和羅行商量,找個適當機會,請您回來聚聚。 敬祝 撰安 梅新 敬上 七十二年十二月廿十日 文章出處: 現代詩復刊05期
性別:男 籍貫: 出生地:浙江縉雲 出生日期:1937 年 12 月 23 日(–1997年10月10日)
花蓮師專、中國文化大學新聞系畢業,曾任小學、中學、專科及大學教職。後步入傳播界,擔任過民生報、聯合報編輯、臺灣時報副刊主編、中央日報撰述、正中書局副總編輯,聯合文學月刊主編、現代詩季刊主編、社長,國文天地社社長,繼任中央日報主筆兼副總編輯、副刊中心主任暨副刊主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