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視界全由一株株再生的樹 風景著,投影著 投影著,風景著 再生的樹有個再生的故事 內容曲折,聽了令人感動、折服 簡直可以拿來說書敬神安慰神 記得那年 樹正急著成為樹 好來得及 趕上個美好的春天的那年 有一天 天劇烈地斜了一下 所有的雲便都倒向東方來 於是雷電交擊,風雨交響 風大得連睡在西班牙叢林中的松鼠 都被驚醒再也睡不著 我們的樹 我們的防風林便首當其衝 受到摧殘 受到傷害 腰斬的被腰斬 斷臂的被斷臂 甚至落髮千萬根 拋著光禿禿的頭顱 但我們並沒有因此沒有樹 沒有防風林 因為那些樹那些樹的根 早已入土三千丈 蔓延了整個地層 他們將在貧瘠的地殼上 再生 他們將在不毛的沙礫中 冒出芽來 瞧呀,路旁 那二株孿生的木麻黃 他們的投影是取意 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的俗語的 附記: 金門島有許多奇異的樹。無須特別尋找,車行過金門最大的中央大道,坐在車上便可以看見許多鮮見的怪樹。綠綠的一叢長自一條樹根的,我叫它們為孿生的樹;打老樹幹上重新長出枝椏來的,我叫它們為再生的樹。更有趣的是疤痕猶存的樹,卻幽默地從疤痕中冒出幾葉嫩芽,我戲謂之為中國風的樹。 它們全是八‧二三砲戰前,綠化金門第一批栽培成蔭的樹,不幸,遭戰爭摧毀。現在綠滿沿途的奇異的樹,應該是屬於第二代了,我將它們人格化,寫這首詩以為紀念。 梅新(1998.10):《梅新詩選》。台北:爾雅出版社。第43-46頁。
性別:男 籍貫: 出生地:浙江縉雲 出生日期:1937 年 12 月 23 日(–1997年10月10日)
花蓮師專、中國文化大學新聞系畢業,曾任小學、中學、專科及大學教職。後步入傳播界,擔任過民生報、聯合報編輯、臺灣時報副刊主編、中央日報撰述、正中書局副總編輯,聯合文學月刊主編、現代詩季刊主編、社長,國文天地社社長,繼任中央日報主筆兼副總編輯、副刊中心主任暨副刊主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