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函〉 鴻鴻主編: 羅門的文章中提到「現代詩社部但是台灣現代詩壇成立最早的一 個詩社」,是有商榷餘地的。因為紀弦先生辦現代詩是單打獨鬥,一 人獨資出版的一本詩刊而已,根本沒有「詩社」,直到四十五年成立 「現代派」才有「社」。 「現代詩」大事記四十三年部份楊喚死後,現代詩是有出專輯, 但正確的名稱應該市「追悼詩人楊喚特輯」,而非「楊喚逝世紀念小 輯」。而該輯的詩文是墨人的「生死之間」、季薇的「只見過一面的 朋友」二篇文章,李春生「悼楊喚」、李莎「火車!又長鳴而過」、 孫家駿「哭楊喚」詩三首。根本沒有葉泥的詩文。張默的「中外文學 」所刊原文是錯誤的,但在八十一年爾雅版的「台灣現代詩編目」中 已把詩文作者改正了,專輯名稱未改正,依仍是錯誤的。 關於「詩選舉」在「現代詩」第八期上就有宣告,是民國四十三 年冬季的事。選舉結果也在民國四十四年出版的第九期春季號上就宣 佈了,是楊喚最高票(因為楊喚死了,已無從給獎)。並非四十五年 元月的事。詩選舉還有過四十六年度的一次,得票最高的是鄭愁予, 也的銀杯一隻。大事記中卻漏了。 關於現代派詩人第二屆年會,我有看到通告,但詩刊上卻沒有開 換會的報導。是否有準時召開,您是否能証實一下告訴我,非常感謝。 紀弦在辦現代詩時曾於四十五年成立「朗頌隊」,四十七年開辦 現代詩函授班,第十九期發表香港現代派詩人作品專輯,而且設立社 務委員十四人等等,都是「現代詩」的大事。應該編入大事記的。您 以為是嗎? 以上提供參考 祝 編祺 麥穗上 一九九三、八、廿四夜 文章出處: 現代詩復刊21期
性別:男 籍貫:浙江省餘姚縣 出生地:上海 出生日期:1930年
離開學校後曾做過公司練習生、店員、送貨員等。國共內戰後期的1948年隨親友來台,在省營茶業公司文山茶場工作,1956年政府實施耕者有其田,開放四大公營事業。即隨茶場之林地移轉入省林務局,擔任造林、伐木現場監工及木材運輸工作,並曾擔任烏來觀光台車站站長之職。1989年以年資退休,轉職勞工團體服務。至1992年再度退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