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首
夜中
撥開憂傷
起來
坐在無邊的孤寂裏
想點亮
心緒裏
那一柱啊又一柱
垂直在
黑暗中
半透明的
琴弦
冷冷的顫著
彷彿告訴我啊
深霧裏
有太陽的影子
漂泊在松濤上。
冷冷的
那樣撥著憂傷的弦
在無邊的黑夜裏
像貓頭鷹那樣
用瞪大的眼睛
支撐著
全部欲陷落的天空。
第二首
電光一擊
天空
在密不透風的黑暗裏
裂碎片片。
童年
在暴雷炸響中
越過一切的變故、
憂患、傷情、愛欲
而在偌大的床上
坐起,
像那漂流在草原上的小屋
在茫茫的雨夜裏
追尋它
落魄江湖的主人
曾經是啊
曾經是……
便也接不上去的
一首歌
如電閃偶現的山形
和霍霍地
鞭打黑夜的風勢
每一閃亮
都是抽搐
如泣如慕
讓汹汹的悲觀
毫不留情地
淹沒……。
那童年時
用之盡的「開始再開始」
如今是
滂沱歲月
那麼的遙遠。
坐在生命的床沿
我如何去問:
我,是不是已經變為
一張另一些思索者的坐席──
另一些用不盡「開始再開始」者的
行將絕滅的坐席?
我如何去問:
那亦黏亦離的澎湃
是不是
從未存在過的
在黑夜裏營造的形影?
第三首
勁道十足
是誰?拂動
風的大旗
把星羣
一把
捲去
擲入渾密的黑色裏。
是誰?把雲門
讓積鬱在霄壤裏的大水
澎然衝下
深沉的洪音裏
只見旗拂起處
襲襲的刀光
渦漩擴散地
拍打
天靈
山額
驚起
千堆絕壁
薛仁貴的大軍
樊梨花的佈陣
敵不住
天崩
地裂
一剎那
開掌
合掌
千種爭奪
萬世衰榮
都滅絕
在五行的盈缺。
你呢?我呢?
小小的圓窗裏
小小的凝望
望不斷
滂沱生命的黑穴。
第四首
深入沉沉黑夜的
睡眠
把殘餘的燥熱
和走投無路的
情緒
用它軟軟的按摩
推入
寂寂的
遺忘裏
凝凝的
好深的一片水涼!
薄薄的帷幕
拂動、閃爍
一顆孤絕的
星
欄干外
從遠海奔來的
微風 斷斷續續的
拍響
張橫在岸上的
一具淨琴
有誰在注聽?
也許我該邀你
看洒滿一天的
破布的碎雲
也許你我便
踏著它們
一若踏著
忽遠忽近
跳石似的
歷史
走出這沉沉的
沉沉的
黑夜
冷冷長江水
湛湛長江水
凝 凝而復動
睡 睡而著醒
默 默而成聲
也許我可以邀你
穿雲踏夜
而躍騰
第五首
像在病的風暴裏
翻騰絞痛的嬰孩
馬鞍山
和迷濛的島嶼
隨著慢慢停定的搖籃
在海軟柔柔的墊褥上
如依偎在母親
偉大的胸懷裏
沉沉的睡著了。
星雲
生怕騷動了睡眠
把鞋子脫下
悄悄地
在床蓋上細步移行
孩子愛看的漁燈
仍然
無聲地
捉迷藏似的
忽前忽後的
顫亮。
坐在搖籃外
被疲倦擊敗了的母親
披著濕瀝瀝的黑夜
倚著
被疲倦擊敗了的父親
隱約地微笑。
關於明天──
關於吐露港以外的
翻騰絞痛
衝越界線和死亡──
關於那即將隨著太陽起來的
甦醒以及
甦醒的明天之未知──
關於……
第六首
說時遲
那時快
鳥兒們一面振翼
一波一波的
東起西落的
逐著漸去的蟲鳴顫唱
一面把夜的被角銜著
輕輕的
掀起。
曙色
兩頰暈暈的脂紅
隨著雙臂一伸
便撒網似的
染透了微微飛升的雲靄。
在靜寂的水平線上
眉睫輕動
白日
就要
帶著她的山和海
船隻和搖櫓
希望和
無法預知的風浪
起來了。
一九八0年八月初
東歸寫於香港中文大學吐露港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