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蕭邦故居 邁進客死者的故居 一步踏入愁予的夢土 各色繡像族 染雕族 團簇四圍 回到先人承傳的社稷 從寫詩的那日開始 我夢中有一間墓窒 曾是挺身走進 而老來躺下 終享獨自的新墳 雙手交叉撫在胸前 輕敲肋骨 (斯時 日夜緩慢地交替) 那黑白的琴鍵 我彈響自己…… ……落指十分緩慢 音符滴滴如石鐘乳 時間讓我生鮮地飲著 竟還原為受洗的嬰孩 翻身 爬出墓室 各色繡像族 浮雕族 關懷讓路 待爬到一個去處 抬頭啊 何其宏大 (我爬在蕭邦的鋼琴下) 啟蒙的老鋼琴 唯神宇建築才有的立柱 將鍵盤斗拱從四方擎起 其寬容 一如演奏的宏廳 ……………… 大廳演奏已過 空了 一個嬰孩吮著手指 獨自坐著 後記:一九九○年訪遊在華沙鄉下的蕭邦故居,見 田圃林園,少年故物,如置身夢境,有寫討之欲而 未及。今春聆耶魯鋼琴家演奏蕭邦,一派天真,使 我如夢初醒。乃得此詩。 文章出處: 現代詩復刊18期
性別:男 籍貫:河北省 出生地: 出生日期:1933年
曾就讀北平崇德中學及北京大學暑期文學班,用筆甚勤,曾發表詩作於北平平民日報、中學生月刊、武漢時報、衡陽力報。後隨家人遷臺,先後畢業於新竹中學、中興大學。1968年應邀赴美國愛荷華大學國際寫作班參加「國際寫作計劃」,1972年在愛荷華大學獲創作藝術碩士學位,並留校在中文系任教,翌年轉往耶魯大學,在東亞語文學系當高級講師。爾後陸續任耶魯駐校詩人及資深中文導師,並曾出任聯合文學社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