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座學院的建築落成不久 卻已流傳一則老掉牙的 傳說: 「每到雨日 它就顯的無比亢奮。 水泥塑成的花瓣在屋頂上 毫無顧忌地開放。 一具粉紅色俗豔的塔樓 則在整個結構的鼠蹊部 陡然地勃起。 它的體內神經線路過於迂曲 廊道漏雨 而且水管 到處不通……」 我腋下挾著印有黑格爾的書本 冒雨走入這座學院的建築 但找不美學教堂。 望著中庭瑟縮一角的綠意和泥土 偶一出神 忽然閃過一絲類四後現代又絕非後現代的 感觸 我趕緊在筆記簿上寫道: 「如果大師是實驗者 那麼我們不就是實驗室裡的天竺鼠? 問題在於這個時代的大師太多 而大師之作太少 問題在於 大師可以狂誕地作著時代華麗不實的白日夢 而我們卻被狂誕的時代逼迫貧苦地醒著……」 文章出處: 現代詩復刊21期
性別:男 籍貫:台灣 出生地:嘉義 出生日期:1963年
台灣大學中文系畢業,中正大學中文碩士,北京師範大學現當代文學博士。曾任「漢聲精選世界成長文學」編修,現代詩作品入選九歌版《中華現代文學大系》,現任職浙江師範大學人文學院教師,主授兒童文學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