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獻給所有在台灣失憶的馬來西亞同胞》
時針刮破記憶
寒風的臉墬毀在(你)我之間
我帶著受傷的口音探詢
︰「還記得那場車禍嗎?」 (你)
露出一排白色牙齒
緩緩駛出失控的舌尖
我把(你)的回答拖在地上,來回拖
地上紅白線條的國旗逐漸模糊
月亮的眼淚烙下如故鄉乾枯的湖泊
九月的榴槤滾進(你)的病房
繃帶纏繞(你)的嘴,(你)的鼻,(你)的
榴槤破了,「幸好落在紗龍中」(註1)
我們圍睹露出的純白童年
「白肉、包吃、一公斤五零吉」(註2)
然而,一顆榴槤不該只是這樣
它有堅硬的身軀,它有烈焰的思想
它更有吸引地球的力量
然而,(你)的黑洞
捲入我們的星星
在那個沒有黏度的空間
(你)的雙手如冰冷的水沁入沙堆
嘗試抓回某種高溫與濃稠的東西
驚醒後胸前滿是噴血的鮮花
(你)不記得喜歡木槿還是百合(註3)
結果這個赤道國家上的雲下雪了
雪很快融埋一切記憶
大家以陌生的角色顯彰 背景
滿是落髮的街巷
溫度計泊在凹陷的車身
回教堂誦經的歌聲刺痛耳朵 (你)
站在靜止的消毒藥水的面盆
洗刷寫過的情書和詩篇
習慣了飯後一支針,慢慢地
恢復以前的一些冷漠
身體不再有變化,「還記得馬來西亞的天空嗎」
木槿在枯萎的花瓶肆意流洩她的血
解除了凝結的咒語 滴在
(你)的臉 僵硬如鐵
如囚籠被綁在失翅的窗扉
我步入病房
眼淚早已刮破時間
(你)盜用殘缺的馬來語
拄起駝背的天空 吶喊︰
「我是一片雲吧」
我還記得
記憶被捕之前
註1︰紗龍,即sarong的中譯,是一種馬來傳統服裝,通常為巴迪布(batik)。
註2︰零吉,即ringgit的中譯,馬來西亞的貨幣單位。
註3︰木槿,也稱扶桑,為馬來西亞國花,叫大紅花。
後記︰一九九八年,馬來西亞副首相安華因政治理念背離馬哈地的方向,被捕。發生這件事時,我人在台灣,那裡的局勢只能從電視和報紙得知,心中對國家不甚欷噓。我開始懷疑自己的身份,開始回想四年前發生的事︰當我坐上飛往台灣的班機時,遇到亂流,之後就聽到一聲槍響,當時正在播放「因父之名」(In The Name Of The Father)。我懷疑我失憶了,我忘記了自己的身份,正如我身後數千名一樣在臺求學的同胞們。。。。。。
文章出處:
台灣詩學-29期_邁向海洋台灣‧專輯_1999.12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