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必那叫喊來自
某晚疾然敲響的第十三支胸椎
有焦距狩獵,端視
向堅實熟透而墜下的果核,鳴嗥不遺
想必這是我餓昏的瞳孔攫取的某個季節釀飲
而時序在翻頁島嶼史籍的驚愕字句驀然遞嬗
那聲音先膨脹如鼓沉緬再飽滿溢出
一枚銀灰的徽絮,伸延四季
想必眉睫是用憂鬱堆砌的碉堡泛長著青苔
斑駁我讀史的唇,遺留的某段治史情結……
四季,風帶點鹹味踢踏著艋舺及鹿耳門
剖開一支支水草,內壁有族人最初抵禦的血流
氾濫著頁前引序的餘霞
想必在風和獸的溝通之後,我進入一座黑森林
入口有多餘的唐突,隨即被一塊石碑掩蓋
屠殺的頭顱像博物館典藏,擺置每節文末的註解
附圖是留鳥候鳥廝鬥的顫慄,一孔一毛在暴厲
淡水河及濁水溪推開月光,囤放末竟的戰役
想必渡河的船隻是用聒噪的官腔作槳涉過
漣漪驚醒沿岸的水柳、蘆葦及菅芒草
而天空早被殖民,他們纏著根矜持水生植物的韌性
一結一結解開用血縳繞的麻繩
我驚慌一座紅毛、棕髮、黃皮、黑眼
相繼霸權逐鹿的林莽中
出口遙在後現代打著領結的鑲金顏面,而隱隱……
想必後現代過度裝飾供求的密碼如一記界外高飛球
殞石般迸裂在耳膜,穿過記憶而終於墜下
蕭邦圓舞曲重新殖民一冊閤起的史籍
我殖民一小片律動的光碟
那叫喊,混著黑色可樂一同翻滾在腸胃
蠕動著科技化的建築,像兩排軌道縱迎我體內
南北遊移終浮現突出的腹圍,及渾厚臀部
坐擁十三樓公寓摩登馬桶之上,傾瀉
若有所悟的祖國,向遠方……
想必迴旋島嶼的種族主義已被二一一號公車載往機場
天空,長觀光客相互香水的籍貫
市政大樓的羅馬磁磚取代啫血的砲臺
流離的殘肢在電腦鍵盤的敲擊下
重新組成營養均衡的賦詩
向第四度空間蜿蜒,高唱
疏漏的地平線,張結的刀疤和彈孔
這一季,在幽幽的大甲溪畔
現代政史害點流放的咳音,凋萎幾畝草田
燒過的焦土,沉甸甸的遊牧像失了族譜的鷗群
張開翅翼便染點二月──
白色記憶年代,穿著不合身衣裝,失色的島嶼!
想必冷泉邊有燒烤的煙升起
那叫喊來自某首詩的火化
或者,只是另一個遠方點燃的黑色
緊緊想握住最後一行歪斜的風及什麼……
(本詩獲美國新大陸世紀詩獎佳作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