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旅遊指南的讚歎中走出,我默念 採購單上林林總總的物品,穿梭在 一百多年來從未寬闊的街道。 香菇飄香著山林的回憶, 蝦米乾燥著海洋的靜默, 一只灰黃的紙燈籠,照出 一條通往清代的步道, 滿街飄揚的髮辮 辛亥年大革命時 地藏王垂手望著廟口外無常的光影, 日本警察像神祇一樣走過暮秋暖陽, 空氣中閃爍著民族革命成功的喜悅。 迪化街是港口時髦的女子 穿著泰西的奇裝異服 向人們誇耀榮華和富貴: 希臘的列柱上站立著裸身的天使 巴洛克的窗台生長著異國的花卉 我穿過店鋪的廳堂,走進 和唐山一模一樣的三合院 (滿州官吏的髮辮被國民革命斬斷 扶桑商人的帆船匿跡淤塞的淡水河口 大稻埕的青年不再在街頭以生命與義氣狂賭 糖水的枝仔冰慢慢融化,親吻著 父親的年少和母親的紅唇。) 我穿過店鋪的廳堂走 進和唐山一模一樣的三合院, 一件最新款式的法國休閒杉 小憩在曬衣繩上,店員們談論著 一面日本商人要以高價買走的磚牆, 「有一面古老的牆壁真好命!」 一個年輕女子欣羨地讚歎著。 我望著店門外變幻的光影,由於憂心 看不清是誰的身影走過暮秋的暖陽
性別:男 籍貫:江蘇省武進縣 出生地:台北市 出生日期:1966年
現為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教授,兼任數位文化中心主任、《乾坤詩刊》總編輯,《詩路:臺灣現代詩網路聯盟》主持人、《全方位藝術家聯盟》同仁。東吳大學法律系比較法學組學士、政大新聞研究所碩士、政大新聞研究所博士,曾任國會助理、東吳大學正言社、辭修高中演辯社、衛理女中建言社指導老師;曼陀羅詩社編輯委員、創世紀詩雜誌社同仁兼主編;政大傳播學院研究中心執行秘書、光碟購買指南特約作者、中國時報開卷版專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