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的演化史
1、唱遊課
當生命的旋律響起,夢便開始唱遊。
小小的雙唇連咬字都模糊不清,卻大聲唱出比世界更為寬廣的夢想。我們縱情的唱著,毫不介意稚嫩的聲情是多麼荒腔走板,甚至豆芽菜也笑得東倒西歪;我們縱情的唱著,由日出唱到睡夢,藍天裡的白雲偶爾飄至窗口伴唱,樹梢上的
麻雀偶爾飛到簷下伴唱,從沒有人能沒收我們與生俱來的唱遊課本。
2、勞作課
上了勞作課,開始嘗試裁製自己的夢想。
夢,不再只是音符,而且有了形狀——可這形狀真難裁剪!我揣摩來揣摩去,剪得滿書桌都是,滿教室都是,滿客廳都是,滿臥室都是。終於招來勞作老師的喝斥:「你好不好學學別的同學,他們總是如期的繳交作業,只有你…一件作品也沒完成!」
一件作品也沒完成?我剪得滿書桌都是,滿教室都是,你「發現」了嗎?我只想完成屬於自己的作品——原本就有個人創作與集體創作之分,每個人的選擇不同,不是嗎?
3、美術課
夢的形狀奇幻多變,顏色或可使它固定下來。
為夢設色宛如信手塗鴉,心情好時呈現一大片金黃色的陽光,鬱卒時留下一團一團漆黑。美術老師對我們的心緒視而不見,他唯一的焦點是辨別﹙區隔﹚各式各樣的顏色,他說:「海水藍與天空藍有深淺不同,正如綠樹與小草也是深淺各異。」並強調:「現在喜歡藍色和綠色的人都愈來愈少了,像我,就非常喜歡黃色…」索性穿插了幾則黃色笑話。
他要求我們攜帶最大盒的水彩來上課,但這些顏料根本無法反映我的夢境,於是只好獨自摸索,調配適合的色調。同學們都覺得我好笨!放著現成的顏料不用,還親自動手設計別人極可能不屑一顧的色澤!
然而夢境——怎能撿現成的?
4、經濟學課
曾幾何時?夢被壓成一張張單薄的鈔票,胡亂塞進欲望的皮夾裡。
我對經濟學毫無興趣,學習只為應付考試,因為這個科目是系上必修的學分。有回上課,正當我徜徉在半夢半醒之際,經濟學老師的一番話「吵醒」夢中的我:「你們的夢想必須藉由金錢才能實現。例如五子登科——學位、車、房、妻、兒,哪一樣不花錢?分配額與資產額必須平均,現在我來教你們如何量入為出、使收支平衡…。」
5、品詩文香課
天才老爹,今年六十歲。
春燕阿姨,今年七十六歲。
侯爸爸,今年八十七歲。
他們是某社區大學的「品詩文香」課程的學員。每次看這三位年長的同學風雨無阻的前來聽課,內心便感動莫名!某天再也按捺不住好奇,上前詢問他們:「早過了作夢的年齡,為啥還對文學懷抱興趣?」他們不約而同的對我說:「詩,是我年輕時的最愛,可惜當時沒有機會學習;現今稍有積蓄,就來圓夢呀!」
他們將我喚回唱遊課的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