遷徙的季節終於來臨,動物們成群渡過奔騰的河水。自從在一場追逐中傷膝之後,他已經不再後踢,也無力奔跑,失去了僅有的自衛能力。
在將涸的黑水塘邊,他忽然起了個念頭,而遲疑著:這肉軀該留給草原兀鷹,還是拋給流波中的尼羅河鱷魚?
這一生他從未想過任何重大的問題,例如愛和聲名、存有和空無,因為他向來只跟著群體移動,擠著喝水,擠著爭風、散步、追逐。
而這回他看得清楚了,眼前是一張黑白條紋的臉。
他想起曾聽一隻流浪的狒狒說起:上帝在生命之樹下睡著的時候,一隻黑蛇和一隻白蛇從他的眼睛裡游出來,它們想吞食彼此,卻勒住了上帝的脖子。上帝醒過來,在驚惶中把兩條蛇扭成一團,順手甩出了伊甸園。蛇一沾到泥土便開始複製自己,想以數量取勝對方,但誰也贏不了誰。最後它們決定以共生的型態和平相處,也從此停止思考,除非在必要的時刻。
他完全不瞭解那是什麼意思,只依稀記得那時,風,眨了一下眼睛。
風拂過來了,他看到那張臉晃動著,條紋有些歪、有些斜了,黑紋和白紋將要重疊卻又分開。他急了,想要趁水塘還有光線時,看清楚自己的真正長像。但黑暗迅速來臨,他的問題還沒有抉擇,因此仍靠受傷的腿站著,遲疑著,直到被一顆午夜的流星擊倒。
將近黎明前,他似乎聽到一聲輕哨,身上的蛇紛紛散開,游進了上帝的眼睛。
〈評語〉
善於體物的作者必然悟到,把人類不堅定的意志比作「心猿意馬」,那簡直是對禽獸的侮辱了;所以他反過來,揣想動物化上濃妝,扮演萬物之靈。因為人類有超我觀點,就算心猿無定,意馬難收,也並不和日常生命結合得難分難解,總是儘量企圖跳出凡軀俗骨來批判自己。此詩化用聖經故事,寫的就是超我的追尋。隱喻、意象和光影,是饒富興味之處。
斑馬和上帝,以虛實相生的分裂辯證方式展現,安頓自我和超我。上帝在生命之樹下睡著,眼睛裡游出黑蛇與白蛇,這戲謔的情節轉化了創世紀中那尾象徵智慧和誘惑的蛇,為「萬物皆備於我」下了新的界定:善惡並不對峙,而是同一件事的兩個方面,而且就住在最高主宰分明的眼睛裡。上帝摶土造人,兩條蛇則在沙礫中複製自己,最後共生而為斑馬,斑馬因而可以看作是兩條蛇捏出來的泥坯子、上帝忘在塵世中的祂自己、擁有治外法權的夢境。
風、狒狒、黑水塘,是此詩的次要意象,分別指向隱現無常的真理、不合時宜的正義,以及造化的破綻。一泓幽密的黑水,充滿莫名的騷動,純潔得像從未照過生人的影子,更像懷著鬼胎,讓隨波逐流的斑馬鑑照出分裂的自我,歧出的知行。浪遊的狒狒隨機點破上帝的秘密,從此,斑馬「停止思考」的腦子有了事做。就在緊要關頭,「風拂過來了」,「眨了一下眼睛」,真相忽焉而現,忽焉而隱,不過是片刻間指顧的事。而這一切事件聲響全無。但丁說過,在地獄裡,連太陽都是靜悄悄的。自我追尋的寂寥路程,風濤也給人詭密之感。
雖然一片闃寂,風、水塘、斑馬身上的黑白條紋、擊倒斑馬的午夜流星等等,卻彰顯了文字無中生有的功能,雕出了時間——明暗烘托中,物皆有影,那光影就是時間。在時間之內,斑馬猶可「靠受傷的腿站著」;在時間之外,牠不過是上帝腳下的泥。
此詩蘊積深厚,啟示多於感動。作者嚮往靈魂的冒險,連上帝的痛處也在覬覦之列,想得挺美。(鄭慧如)
【個人簡介】
遲鈍,本名林康民,一九六○年一月一日出生於苗栗,現居汐止。中興大學園藝系畢業,英國諾丁漢大學國際關係碩士,現為公職人員,可偏愛遠離體制的思維。
生物學的經驗讓他相信生物多樣性、演化的神妙才是真實的所在,而其他人為的意識型態看起來都有點好笑。他以為詩的作用就在於觀照、展現這樣的真實,以及抵拒各種意識型態強加的界域、權威和遊戲規則。
他從前喜歡濟慈,因為喜歡他行走在水上的名字,喜歡他在時間的涯岸邊詠嘆愛與聲名盡皆沉沒虛無。至於現在,他喜歡奧德修斯的航行,因為那是一個在奇幻島嶼間的美麗航程。也由於生命世界本身的謎,他又不相信詩真能通透所有的迷霧,它只能是一艘船,試圖載著奧德修斯航渡生命的海洋。在《奧德賽》裡,奧德修斯被告知所謂的航程,只有在他將船槳插在地裡並且完成獻祭時才會結束。故事還說他的航行必須穿越海妖的美麗歌聲,可當其餘的船員都誡命必須封住耳朵以避免發狂時,奧德修斯卻擁有被綑綁在桅柱傾聽海妖歌聲的特權,因為他正是一個敘述者,負有用自己的聲音來述說生命航程裡的艱險與美好的任務。
遲鈍他未必想當奧德修斯,可他想在船上等你;他喜歡詩人,卻未必要成為詩人。但二○○○年十月,他獲選為詩路年度詩人。
他目前主持:
明日報個人新聞台《你想怎樣》http://mypaper1.ttimes.com.tw/user/vincentlkm/index.html
時報悅讀網的《第七天》http://www.readingtimes.com.tw/authors/vincent/index.htm。
較常出沒的網站包括:
《我們這群詩妖》http://ourpaper.ttimes.com.tw/user/monster/main.php
《明日報個人新聞台》http://mypaper.ttimes.com.tw/
《詩路》http://www.poem.com.tw/
《綠蠹魚森林》http://www.ylib.com.tw/readit/
《發條橘子讀書會》http://www.cmos.com.tw/young/bbs2/
《明日書城》http://www.bookfree.com/
文章出處:
詩路2000年度詩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