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從沒領到退休金
不緬懷革命也不怪政權更迭
至於信件會不會從河口隨波漂來
鏡子裡的尾羽會告訴他
「生命是強韌的,朋友」
掛鐘、皮鞋、和報紙廣告
哪樣不經久耐用
因為我們也同樣善於等待
雨季裏總有人會撐傘走來
馬戲團的表演不會錯過你
孩子們不需押注時間
每個人總會輪到一個號碼
因此如果你還抱著希望,上校
流水總會寫信給你
你自己總會成為一封信
會把它摺成頭冠,流到河口
〈評語〉
「革命」的影子底下,〈鬥雞——編號1823〉令人聯想到亞弦的名詩:〈上校〉。鬥雞並無實指,乃借以諷喻此詩的主角:「上校」;也沒鬥志了,根本是隻鬥敗的公雞。
1823這個神秘數字,指的不知道是不是西元1823年?那年美國總統門羅發佈著名的門羅宣言,聲討歐洲各國干涉中南美洲的殖民運動。如果是的話,「上校」與此事的關連,作者並未交代,也未嘗暗示;一句話,西元1823年在此詩中並無作用。「編號1823」做為副題,作者宜賦予它與作品較緊密的聯繫,以免變成閱讀的障礙。
在此詩中,「上校」是等待日升月落的生命。為了等一個消息,作者要他相信:「流水總會寫信給你/你自己總會成為那一封信/會把它摺成頭冠,流到河口」。這是此詩最有意思的幾句,不但弱化了賓語「鬥雞」,強調了主詞「上校」,更響應了前面幾段,揭示了詩作內在的對話特色。(鄭慧如)
文章出處:
詩路2000年度詩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