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送我一只盒子,她說裏頭盛裝了鉛字的秘密,但現在不必急著打開。
她告訴我:過幾年,你在底下挖個洞,就會有溶解的鉛水混和著墨水流出來灌溉草地,水仙花會在四月時分陸續冒芽。
當你走過,它會吹起號角,但聲音極低,像雲彩游過眉際,你必須蹲下來才聽得到。
如果你碰巧看到花冠上綴著露珠,裡頭有一隻被囚禁的青鳥,請你將牠釋放。
如果牠畏怯而不敢飛上枝頭,建議你用一只更小的盒子當作牠的家,用更小的鉛字餵食。
但請你好心,不久後也在底下挖個洞,讓鉛水和墨水可以流出灌溉草地。
如此地重複又重複,直到有一天盒子小得只能裝下空無,而孔隙也只能流出空無,那時你可以不必再經過花園。
那時每一棵樹上都會站著一隻青鳥,每一隻螞蟻都會扛著一支水仙前進。
那時,在草地的深處,盒子睡在盒子裡,在她的手心裡。
安靜地,再無秘密。
【小評】
底下有洞的盒子,像一個精巧的寓言耐人尋思。不論這是一個愛情故事(如其表面人物所顯示的),或是一個文學傳承的願望(如「鉛字」的意象所暗示的),迷人的不見得是謎般的寓意,而是那動作與景象。「在草地的深處,盒子睡在盒子裡,在她的手心裡」,這樣遠觀與微觀的瞬間伸縮雖然劇烈,卻似乎有悠遠的音樂流轉其間,同時在敘事架構上,也貫徹了「盒中盒」的主題。「那時」,是何時?「草地」,在何方?什麼又是那被解開了的秘密?真是個令人留連難捨的美感經驗。(鴻鴻)
文章出處:
詩路2000年度詩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