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古市政府前的聖誕夜 時間的尊容微笑著 詩的森林 初醒於大地 天上清歡 人間美夢 雪 飄雪 飄向人間的雪 宛若處子 向人間走來的一個未來 天使的髮飾 夢般美麗 幸福花環 遺落在童話王國 廣場的黃金雕像醒來 巴伐利亞守護女神 行走於童話王國 守護人間 女神用微笑的金髮守護桂冠 守護巴伐利亞森林 蔚藍色的夢 誰在聖誕樹中點燃星光 吉羽飄雪 是天使羽翼 在靜寂中點染 天上清光 人間富麗輝煌 祝聖的聖母 向人間揮手 宇宙神采凝結 黃金噴泉 從地湧出 永恆的清歡 1995年1月1日 後記﹕慕尼黑的名稱 München 之由來與聖本篤修士(Möncch)有關,千餘年前, 修士們以靈修祝聖過慕尼黑,12世紀以降,偉特巴哈(Wittelsbach)王侯以此建百代之鴻基,慕尼黑匯集宗教神聖與人文而融合於周遭大自然之優美與雄偉,故為之作此「慕尼黑靈思錄」組詩。古市政府即 Altes Rathaus,為慕尼黑名景。(寫於1995年9月3日) 貳 英吉利公園之夏 我走過英吉利公園之夏 我走過林間的許多笑語 陽光 裸身 嬉戲 多國的語言 也一起歡唱 走過林間 走過我的胸臆 我的胸臆 恣生的碧野 猶有腸道蜿蜒 傾天的林綠 滿是水色幽咽 我走過英吉利公園之夏 走過希望之丘 桂冠詩人 銅雕的眼睛裡 滿是夏夜露地初生的神明 1995 年9月3日 後記﹕英吉利公園(English Garden)位於慕尼黑著名的史瓦賓區(Schwabing),英吉利公園開放於1792年,擁有許多慕尼黑名景。希望丘是我對園內小丘的命名,小丘上有Leo von Klenze 所建的神廟式建築,可俯瞰公園。 參 中國塔 遺落在慕尼黑啤酒香中的笑語 是維納斯手臂上的環璫 還是中國木塔的五層風鈴 我要趁著夜已微醺 聽聽妳 聽聽妳的環璫 敲擊五層風鈴 敲擊出巴伐利亞的忘憂歌 1995 年9月3日 後記﹕慕尼黑英吉利公園有中國五層木塔一座,前有露天啤酒屋。 肆 伊薩河 八百年前的獅子王和築橋戰士 早已隨風而逝 逐浪前進的衝浪人 竟不知古橋的舊名 只剩依薩河向人嗚咽 向人嗚咽 即使黃葉落滿河畔古道 將他鋪滿黃金輝煌的記憶 直通遠古 那也只夠飄浮起天地悠悠的憂愁 卻再也載不動我們 再也回不到過去 1995 年9月3日 伍 觀芭蕾舞劇「歐內津」 芭蕾舞衣 如華素姿 紛紛開落 乍盈乍虛 舞衣舞台 迴旋散放 美的令人落淚 如同人生 悲歡錯置 令人心碎 啊 歐內津 愛情時時召喚 妳最內在的感動 當舞衫輕舉夢幻 弦樂低沉 正如妳在幸福中的 輕聲喟嘆 純白與鵝黃的舞衫的素姿展放 愛情輕顫 此時 我的身體感受到妳心中滿滿的觸動 但是 嬴弱的美 承受的了多少命運的沉重 和情人間的誤解 流水終必帶走落花 帶往不可知的新土 我對妳此刻的自制 該是同情 還是敬佩 我終究只感受到 妳心中的痛楚 也充滿我的胸膛 後記﹕1998 年4月16日在慕尼黑歌劇院 (Nationaltheater München)觀芭蕾舞劇「歐內津」(Onegin),作此篇。此芭蕾舞劇改編自普希金 (Alexander Puschkin)的著名小說 Eugen Onegin。 陸 伊薩河汎舟 槳一楫伊薩河的琉璃水 懷半肩山林靜靜的黑髮 琉璃水洗我 以兩岸童女的清歌 舞動水中朗麗的雲影 招換山林精魄 再槳一楫 再槳一楫 讓我看清妳的青春容顏 妳的青春讓河水碧綠 妳的青春讓湍激石上 妳的青春讓山林煦煦 妳的青春讓雲煙漫漫 讓我親近妳青春的容顏 我漂流過雲煙的祝福 激湍的鼓舞 我漂流過山谷的等待 森林的密會 我飄流過妳錦葵般的日月 深林密會的時刻 錦葵的日月飄盪 流去 流來妳無數青春深處 永恆的清歡 在沒有邊界的宇宙 神遊 後記﹕1997年8月10日汎舟於慕尼黑近郊的依薩河(Isar),作詩一首以為記念。(1997.8.15 慕尼黑)
性別:男 籍貫: 出生地:台北 出生日期:1962年
國立台灣大學哲學博士,德國慕尼黑大學 (Ludwig-Maximilians-Universität München) 哲學博士。現任國立台北大學中國語文學系教授。現任台灣美學藝術學學會常務理事。曾任現代佛教學會理事長、《思與言 人文與社會科學研究雜誌》總主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