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聽李希特鋼琴獨奏會 玫瑰裁成的雲裳 杜鵑泫然啼淚時 你從希臘神廟擎著星光走來 在精神的高峰 一切色彩都凝然和平了 你的鋼琴是一座黑森林 美婦從黑森林的古農舍 舞踊而出 天上雲從柴牆中舞踊而出 你輕輕以十指 飾以希臘神廟頂上的星光 幽藍光芒 在夢與醒的邊境載浮載沉 守候黎明 你擎著星光守候黎明 雲 凝成淚珠 新婚美婦的淚珠是大地滴露 在凝然和平中 守候 守候新婚夫開啟初夜的第一眼 唯一的星 後記﹕1994年初夏,在弗萊堡聽著名的鋼琴演奏家李希特(Sviatoslav Richter)的演奏會,作此詩,寄美雲。 貳 佇候 教堂後面 浮現於庭園的古農舍 像暖暖一片霧 再繞過去 有木椅在深林小徑旁 和山岩一起靜靜的佇候 靜靜佇候旅人的小憩 那邊是錦花和木屋 另一邊更遠的山丘是黑森林與牧原 木椅佇候於兩間 兩間 充滿了佇候 路途中 以佇候邀人小憩 突然 我們也靜靜佇候 (聖彼德教堂,已在黑森林中佇候了九百年) 妳突然懶懶的問 佇候在山谷的教堂 是誰擦淚的錦帕 啊 誰還能佇候 詩人在木屋中 舉起錦花的酒杯 還酹將逝的山月 後記﹕此詩寫於黑森林中的聖彼德教堂旁山徑。靜靜佇候於黑森林的聖彼德教堂,隸屬聖本篤修會,教堂已經佇候了九百年。在法國大革命後,肩負起融合與新生的工作,教堂有一個數百年歷史的大型圖書館,每年,許多修士於其旁舉行研討會。 我於1994年 7月27日與友人來此一遊,深思人文與宗教之會通之艱難,斯做此篇。我曾將此詩改寫如下﹕ 教堂後面浮現庭園的古農舍像暖暖一片霧 繞出去木椅在深林小徑旁和山岩一起佇候 靜靜佇候旅人的小憩谷那邊是錦花和木屋 另一邊遠丘是黑森林與牧原木椅佇候兩間 聖彼德教堂已在黑森林靜靜佇候了九百年 木椅佇候於兩間 兩間 充滿了佇候 聖彼德教堂已在黑森林靜靜佇候了九百年 路途中 以佇候邀人小憩 在天光中佇候 突然 我們也靜靜佇候 妳突然懶懶的問 佇候在山谷的教堂 是誰擦淚的錦帕 啊 誰還能佇候 詩人在木屋中 舉起錦花的酒杯 深汲伊人的清淚 還酹將逝的山月 參 弗萊堡大學拉納廣場 被世界遺忘的 神聖 在這裡仍保有 用寧靜 得以傾聽 傾聽聖言 傾聽不是想像聖界 而是神聖世界的真實開敞 點燃廣場光亮的每一角 每一瓢落葉 都舉起一個世界 每一個世界 都蕭散無數落葉 它們都在以詩傾聽 寂光中的奧密 來自聖言的奧密 後記﹕弗萊堡大學(Freiburg)是德國古大學之一,我於1994年6月5日來德,首先居住在弗萊堡,在弗萊堡大學渡過了四個月的愉快時光。拉納廣場為大學中一個紀念本世紀偉大的天主教神學家和哲學家卡爾. 拉納(Karl Rahner)的廣場。拉納曾在弗萊堡大學從學於海德格。1994年7月 肆 弗萊堡大學鐫刻與水池 「因真理,得自由」 神的話成為肉身 輝耀成大學樓楣的鐫刻 夕陽下 人子 在十字架的輝耀中 從大學的臺階走下來 聖靈 也走下聖父自己的臺階 走入和平鴿的羽翼 美少女 汲水其中 歡顏如詩 詩的遊戲 噴泉般湧自地心 神的自由 因人汲其於深泉而輝耀 1994年7月 伍 大學圖書館與戰前戰後歷史展 多少雄偉 已是失題的記憶 一朝毀滅於戰爭 如何能再度顯題於世界的秀美 但是人類的尊嚴是被誰所毀 豈能是失題的記憶 展覽廳外 龐克族流蕩著 年青的流民 塗鴉牆壁 經年呼號著 Ekel Total 他們知否 歷史的尊嚴 要用多少忍耐和汗血去維護 後記﹕Ekel Total 意為憎惡一切或一切嘔吐。1994年7月
性別:男 籍貫: 出生地:台北 出生日期:1962年
國立台灣大學哲學博士,德國慕尼黑大學 (Ludwig-Maximilians-Universität München) 哲學博士。現任國立台北大學中國語文學系教授。現任台灣美學藝術學學會常務理事。曾任現代佛教學會理事長、《思與言 人文與社會科學研究雜誌》總主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