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醒在未知的原野
那是天空的裙擺
靠近溪水的地方
柳的幾綹細髮
垂落在眼前
日光斜躺在右手臂上
我聽見流水聲
那是安靜的吹奏
遠方有旅者
往雲的方向行進
盡頭是沉默的森林
嵐間我望見風渴望靜止的眼神
猶似掌心裡寂寞的小魚渴望飛行
這是沒有言語的原野
靠近天空的裙擺
水煙之中我醒來
【評介】
讀〈沉默的森林〉,讓我想到Catherine Delasalle早期的作品:空曠、悠遠,彷彿天籟。 (可惜她的近作亦不免遭受商業的洗禮,而趨向庸俗。)
〈沉默的森林〉還讓我想起彼得威爾森的《吊石峰的野餐》、初夏的花東縱谷,甚至是一把好的古琴。這些「亂想」讓我在默誦這首詩時,有了一種身歷其境的喜悅,彷彿自己就是那超越了時空的、「醒在未知原野」的人。或許正因為詩裡有著既東方又西方的神秘氛圍,才讓種種聯想得以和諧共處,而不覺得突兀。
〈沉〉詩與同樣入選的〈釣〉,其實都擁有「物我合一」的旨趣,不同的是〈釣〉較趨近於家庭的溫暖,〈沉〉詩則更像哲思的隱者。尤其最後一段作者寫到:「這是沒有語言的原野」,豈不與老子的「知者不言」、「大音希聲」有異曲同工之妙,也可見此詩的深刻性。(羅任玲)
作者簡介
羊恕,本名楊嘉仁,男,1981年生於宜蘭,現就讀光武技術學院進修部應用外語科。經常出沒於理想國bbs,作品曾於「劊世紀詩刊」「台彎詩文選」上刊登。
文章出處:
詩路2000年度詩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