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稀見生象也,而得死象之骨,按其圖以想其生也,故諸人之所以意想者,皆謂之象也。《韓非子.解老篇》
河
嘩啦啦的江水
以一把浪花
切開我──
我的聲音在右
遺體在左
河岸的行僧
只聽見我的呼聲
卻看不見墜河的我
武
我的鞋子
踏著你昔日的足印尋找
你的威武──
荷戟行至
國史館前
當我抬頭
你卻只剩下一只足
一把戈
懸掛於精武門上
女
你上身是夢
下體是謎
赤裸在遙遠的深閨裡
讀完最後一頁
抄至最末一朝
你只有峰隆的乳
修長的腿
觸痛我的雙瞳
也許
你還有
一只手
一片唇
隱藏在昨天的夜裡
早
大陽站在白茅上
飲著風
吃著露
將黑夜的影子
吐在落葉底下
暮
寺院
金黃色的鐘聲
將夕陽擊落
野草叢中
東
太陽釘在神木上
春
夏
秋
冬
照著神秘的大門
秋
太陽終於將秋風
磨成一把鐮刀
去收獲野生的稻穗
谷種的靈魂
原是一朵火花
燃燒自己綠色的腰
井
八家荒田
種滿了霧
公井的木樣
長了斑斑了
苔蘚
選自《內外集》
馬宗霍《說文解字‧引通人說考》:“……母字從女。就像形以指事,為合體指事字。兩點指乳之所在。乳著於胸,女字上半少兩點,蓋像胸部寬大之形。
女為未嫁之稱。未嫁無母道,乳頭雖不隆起,而乳房固較男子為豐,此自生理之異,故造字者即取其特徵像之耳。合女篆全體而觀之,上出者像頭,中舒者像胸,下岐者像脛與足。貫胸之直,像一臂之貼胸而垂,倒視之如貫,非貫也。一臂斜偃於胸,故臂不見而微露其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