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雁以人字型的韻律飛過 在呀呀的聲調之中
深沉的詠嘆那漢宮之秋 古道 西風 瘦馬
在這蕭瑟的季節 (或許 少年總是強說愁罷了)
滕王閣的屬文 無可避免的讓人想起 十三歲的飛揚才情
那經上天祝福的神來之筆啊
「秋水共長天一色,落霞與孤鶩齊飛」
也許還能看見天上的 紙鳶
和黃鶴樓一同享受初秋的夕陽
三峽的水流呀流呀 逝者如斯夫的感嘆只能留給江水
再也聽不見猿啼了吧 我想
急湍的江水早已將三國沖的好遠好遠……
手持長江這把古劍 是誰?
以居高臨下之勢扼住命運的巨龍 是誰?
用民心築成一道道固若金湯的長城 是誰?
但是這些都不重要了
赤壁的浪一起一落 淘盡了英雄
歷史將神州一劈為二 一如三峽陡峭的兩岸
司馬昭之心天下皆知 不知相如作何感想?
就讓子虛和烏有去爭辯吧 或許五柳先生正笑著拈了一朵東籬菊
再將她放到水裡隨波飄蕩
長江水流呀流呀……
四方守護聖獸 青龍 白虎 朱雀
獨獨漏卻了玄武于人間
似乎是極不願看見鬩牆的悲劇 祂化為城門
以矗立否認貞觀之治
只好以天上來的黃河水來洗淨這血腥
醉月的謫仙 披散著三千丈的白髮 搖晃著空酒壺
腳步一個踉蹌 靴子像千里江陵的小舟般
跌進了汪倫的思慕之湖中 (此處有十里桃花,萬家酒樓)
直到安祿山的鐵蹄踏碎了玉環
黃河之水依舊從天上來 流呀流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