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邂逅貝多芬──初探
一個無人亟及的深淵
內裡
氤蘊含光
沒有所謂的──自我
既是子宮也是太空
萬物朦朧透明
一無所有
這無人亟及的
悲劇黑洞
通過難以言明的心路歷程轉化為莊嚴喜劇
濃縮在藝術微妙的
美感經驗裡
生滅移換
我們赤身裸體
匍伏到這不設防的探險天地
用我們的肌膚
撫摩粗硬的礫石
用我們舌頭
舔舐乾澀的沙泥
用我們的眼
窺盡所有的穢褻
用我們的心
迎向每一根尖刺
用我們的指爪
耙抓最終的墳土和
重生的耕地
當我們死後
…一再地死後
才會有新綠的秧苗凝聚幾滴
銀幻的朝露
(二)、在群山峰頂──給 晚年貝多芬
永恆的少年維特和阿萊莎*
化身為清純的鳥鳴
雖勘知天命仍鳴囀不歇
獨坐群山峰頂
看雲霧渺邈
偶然開處
有陽光照耀下的藍田玉煙
和嬉遊的莘莘學子
追逐失落的
愛
偶然開處
有陰霾籠罩的狂風暴雨
鞭笞血淋淋的靈肉
問蒼天無語
偶然
有重影默默對映
相互牽引纏繞疊捲
無數的
開開闔闔
用溫厚善解的十指和數不盡的音符
無所隱密地鋪陳羅列
在群山峰頂
天雲乍啟霞光萬丈之際
為世世代代
獻出永恆的祭頌
*哥德《少年維特的煩惱》裡的維特
杜斯妥也夫斯基《卡拉馬助夫兄弟們》裡的小弟阿萊莎
(三)、再見,貝多芬── Fare-me-well, Beethoven
從此,把你收進左邊的口袋
不再到處喧嚷張揚
讓你的音樂
化為內心迴盪的暗流
時而低吟
時而澎湃
但,聲與色不動如山
除了
百般難耐敏感纖細的飛絮
或突然爆發的脾性
血脈憤張張牙舞爪後
風平浪靜
哀傷憂怨禁止出入
你拓展一方巨大的版圖
不知何時
我來到最荒陲的邊境
此去將是你我都陌生的國度
Fare-thee-well
Fare-me-well
我願攜帶你所有的樂念
作為人生逆旅的友伴
永不相忘
永不相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