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代」是文學社會學的重要概念。一批年齡相近的寫作人,在某一個時間階段呈現的文學景觀,包括創作行為及活動方式等,在多樣的面貌中存在著某些一致性,或可稱之為「世代性」。從文學史的角度來看,它常是檢驗文學發展的重要指標。
每一個歷史時期都有它的「新世代」。詩壇新世代的出現,如果鬥志昂揚、旗幟鮮明,肯定會起風雲,詩史將可能為之而改寫,五○年代初從大陸來台的年輕詩人群、六○年代聚合的本土新世代、七○年代初崛起的新詩群體,乃至於九○年代在網路無限大的空間裏馳騁自如的e世代詩人們,都值得我們從史的角度去探討他們的生成、世代性及詩史意義。
《台灣詩學季刊》嘗試從各種不同的面向探索現代詩史,自是不能無視於這最新的e世代,我們的做法分成幾個階段,首先是詩人資料的清理,其次是徵詩的活動,最後是舉行研討會。我們趕在二十世紀的最後,有計畫的進行新世代詩人寫詩經驗的試探,無非是基於對詩的熱愛,對新世代詩人的關心以及嘗試建構當代詩史,我們不敢誇言成效,但將新世代詩人及其詩當作詩史議題,提早擺在學術層面加以研究,《台灣詩學季刊》可說開風氣之先。
六月四日舉行的「台灣新世代詩人會談」,總計發表了五篇論文,包括他們的世代性、詩觀、批判精神、書寫策略、活動之場域等。現場來了不少年輕詩人,他們勇於自我表達,挑戰論者之姿,令人印象深刻。這五篇論文今一併發表在本期,我們歡迎進一步的討論。
揮別舊時代,我們選擇以最開放的心胸迎向新世紀,更有一種豪情,一種灑脫的姿態。
文章出處:台灣詩學-32期_【新世代詩人】詩作論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