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代詩人大展」前言
以十年為一代,則戰後出生的第三世代(一九六五-)已成為詩壇的新生力量,到九○年代之末,他們之中有一些人已有十餘年的詩齡,在各種新詩競賽中脫穎而出,也有一些曾參加這樣那樣的詩之集會。但更年輕的,包括第四世代(一九七五-),由於新興媒介(電腦網路)的出現,他們不在平面媒體活動,偶然有詩刊編製「網路詩選」,但殊難窺其全貌。
當代詩史的建構,在面對新崛起的詩人群時,存有相當程度的無力感,但又不得不處理,在沒有整套資料的情況下,只有一點一滴去累積。這一次我們決定以比較大的動作來聚詩壇新世代。以下略述我們的做法。
首先由我個人從張默《台灣現代詩編目》(一九四七-一九九五修訂篇)及李瑞騰、封德屏主編的《中華民國作家作品目錄》(一九九九年版)清查一九六五年以後(含)出生的詩人資料,然後對照︰1.年度詩選,2.前衛版台灣文學選,3.兩大報文學獎得獎名單,4.明道文藝及文建會主辦全國大專學生文學獎,以及,5.近年來各詩刊有關新世代詩人的特輯等,總共清理出五十二位詩人。
接著由白靈從網路上下手,一方面尋找類似「典藏詩壇新勢力」的資料,並發佈新聞徵稿,三月中總計增加大約三十位。
要把這些年輕詩人全找到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約稿之事全靠白靈,一般郵件和電子郵件雙向進行,到三月下旬總共收稿五十九件。我們序齒編列,每一位詩人皆有個人簡介及詩觀,選詩若干。(編按︰詩題下打記號者,為作者註明係第一次發表作品)
這是《台灣詩學》季刊在公元兩千年推出的「新世代詩人大展」。相信一定有人成了「遺珠」,我們不排除「續展」。
除了簡單做這樣的說明,我們不在本專號中針對新世代詩人發表任何評論,但我們將用一場「活動」公開來面對這個台灣新詩史上的大課題,時間會在今年詩人節前後。此外,我們也歡迎愛詩、寫詩的朋友來信、來稿,針對本專號表示您的看法。
(二○○○年三月廿九日青年節)
文章出處:台灣詩學-30期_新世代詩人大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