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聯播

【現代詩學】江一君

 

《創世紀詩選》(1984─1994)初驗單

戰後世代部份

  第二集的《創世紀詩選》出版於一九九四年八月,收入《創世紀》詩刊第六十五期到九十九期的詩人一百一十位、共一百七十八首作品。其中又分台灣(六十位、一○三首)、大陸(三十位、三十六首)、海外(二十位、三十九首)等三部份。「獨創性」是這本詩選所強調的特色(見辛鬱的序文)。然而一本詩選一旦進入時間的河流中仍然有待歷史嚴酷的考驗,非因「獨創性」而可獨免。底下表格所列,純為個人讀詩的「心得報告」,並非定論,而所列詩人均為戰後世代(一九四六之後)部份,一方面借以顯示(或「暴露」)世代接替後的青壯詩人之實力,一方面也表示對前行代詩人在歷史性努力後的敬重。

一、台灣部份︰

(5 分︰上上。4.5分︰很好。4 分︰好。3.5分︰尚佳。3 分︰普通。2.5分︰稍弱。2 分︰弱。1 分︰很差。)

作者 出生年 詩 題 分數
王添源 1954 一九八三年秋天,給嘉露蓮 3
白文麗 1957 3
雨河 3
白家華 1963 曬衣 4.5
白 靈 1951 登八達嶺 3.5
魚鷹 4
3
4.5
(以上 五行詩四首 )
田運良 1964 千萬隻插電的眼神 3
隧道,速度逞強的地圖 3
(以上城巿紀二首)
艾 農 1954 車行建國南北路 3.5
寂寞歌 3
沙 穗 1948 編號 3.5
余 素 1949 秋潮 2
杜十三 1950 刷牙 4
吃早點 4
擠公車 3
打電話 4.5
喝咖啡 3
(以上都巿筆記五首)
沈志方 1955 日本福岡太宰府中抽籤得小吉 4
三行詩(十首)
季 野 1946 曇花 3.5
吳長耀 1953 當你談及缺席的室內樂 2.5
林 彧 1957 山鳥 3.5
林溪 3
廢站 3
山貌 3
(以上 晴山系列 四首)
林群盛 1969 3.5
貓雨 3.5
侯吉諒 1958 夜經十里洋場 4
紀小樣 1968 球場七行 3
愛之亡靈 3
徐望雲 1962 風月寶鑑七題 3
孤維民 1959 聽蟬1 3
聽蟬2 4.5
聽蟬3 4
(以上 聽蟬三首 )
孟 樊 1959 自畫像之一 2.5
    自畫像之二 3
陳克華 1961 晚餐 4
陳明哲 1950 檸檬桉 3
3
苦楝舅 3
陳義芝 1953 江行初探之一︰隱形疹子 3.5
連水淼 1949 嗶嗶壺 3
渡 也 1953 阿爹 3.5
游 喚 1956 山紅頭 2.5
玉山 3.5
九彎 2.5
(以上 台灣餉小輯 三首)
須文蔚 1966 節慶過後 3
樂興之時 3
晨曦 3
千百個夜 2.5
隗振璇 1969 小城蒙特魯 2.5
楊 平 1957 童年 3
給一位詩人 2.5
天涯 2
趙衛民 1955 動物為我們施洗 3
簡政珍 1950 坐蟬 3
下江行 3
鴻 鴻 1964 玩具 3.5
蕭 蕭 1947 台胞 3
失去顏色的島 3
(以上 毫末天地 二首)
謝昭華 1962 地球是座荒闊空寂的籃球場 3.5
蘇白宇 1949 變葉 3
斜幹 3
旋轉花 2.5
(以上公寓植物抽樣三首)
蘇紹連 1949 紅珊瑚油桐 3
顏艾琳 1968 夢的題材 3
仲夏之約 2.5

 

二、大陸部份︰
作者 出生年 詩 題 分數
于 堅 1954 作品16號 3
仝曉峰 1963 中國西部 2
安鴻毅 1962 2
沈 奇 1951 那個真實的世界離我們很遠很遠 3
何鑫業 1952 重見時刻 2.5
雨 田 1956 樹木或雪 2.5
姚 輝 1965 夜語 3
馬永波 1964 錫箔 2
唐曉渡 1954 死亡玫瑰 2.5
陳東東 1961 雨中的馬 2
費 勇 1965 黃昏 3.5
梁 平 1955 那人 2
梁曉明 1963 玻璃 4
舒 婷 1952 一種演奏風格 4
馮 傑 1964 平原的斑鳩 3
葉 坪 1944 獨坐 3
程永宏 1966 2.5
傅天琳 1946 3
趙俊鵬 1957 從上游漂來的一截蘆葦 3.5
這樣的下午 4
熊召政 1953 曬書 4
四時 3
翟永明 1955 獨白 3.5
默 默 1964 一秒鐘表也有無數個我 4
韓 東 1961 奇怪之處 3.5
歐陽江河 1956 十四行一首 3.5

 

三、海外部份︰
作者 出生年 詩 題 分數
虹 影 1962 魔菌 2.5
泥地 2
雪崩 2
張 ★ 1948 初抵廣州 2
王府井大街 2.5
漢樂逸 1946 中途站 3
盆栽 3
蔡深江 1965 一種喪志的玩物 4
誠懇的噴嚏 2
嚴 力 1954 惦記 2.5

 

小計︰

得分 5分 4.5分 4分 3.5分 3分 2.5分 2分 0分 小計
首數 0 首 4首 15首 17首 43首 16首 11首 0首 106首
比例 0 3.8 14.2 16.0 54.0 15.1 10.4 0 100

 

文章出處:台灣詩學-20期_詩刊體檢專輯_1997‧9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