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藏作家

方思

方思

方思

性別:男
籍貫:湖南長沙
出生地:湖南省長沙市
出生日期:1925年

學經歷

  • 簡介

  • 方思,本名黃時樞,1925年生,年輕時受大學教育於上海,來台後曾任職國立中央圖書館,亦任美國逖謹遜大學圖書館館長。他是「現代派」原始發起人之一,民國四十六年與余光中等人擔任「中國詩人聯誼會」會務委員。除寫詩外,也曾翻譯歐美詩人的作品如里爾克之《時間的書》等,發表文學理論於各種報刊。作品〈倚晨獨白〉獲得87年度全國學生文學獎佳作。

    創作以詩為主,大部分以炙熱的生命為底蘊,書寫人生理想的衝突與完成,利用洗鍊又對比的筆法,營造詩中衝突後的平靜,探討人生的哲理和生命的奧秘,故詩中意境悠遠。著有詩集出版詩集有《時間》、《夜》、《豎琴與長笛》。

■ 創作風格

創作以詩為主,大部分以炙熱的生命為底蘊,書寫人生理想的衝突與完成,利用洗鍊又對比的筆法,營造詩中衝突後的平靜,探討人生的哲理和生命的奧秘,故詩中意境悠遠。

■ 作家成就

  • 1953年 出版處女作詩集《時間》。出版詩集《青春之歌》,與楊念慈、李莎、紀弦合著。
  • 1955年 出版詩集《夜》。
  • 1956年 1月15日,由紀弦創導的「現代派」於台北成立,口號是:「領導新詩的再革命,推行新詩的現代化」,並提出六大信條。方思為主要推動人之一。
  • 1958年 出版詩集《豎琴與長笛》。
  • 1980年 將前三本詩集作合為一定本-《方思詩集》,由洪範出版社出版

■ 作家書目

出版書籍

  • 1953年 :《時間》,台北:中興文學。
  • 1953年 :《青春之歌》,台北:虹橋。
  • 1955年 :《夜》,台北:現代詩社。
  • 1958年 :《豎琴與長笛》,台北:現代詩社。
  • 1980年 :《方思詩集》,台北:洪範。

翻譯作品

  • 1958年 :《圖書排架工作》,台北:譯者。

期刊、報紙、散篇

  • 1972年 :〈T. E.休姆論詩〉,《藝術季刊》9月。
  • 1973年 :〈里爾克(Rainer Maria Rilke)的序〉,《藝術季刊》1月。
  • 1976年 :〈詩與畫–青春之歌(陳氏早期作品選)〉,《幼獅文藝》7月。
  • 1993年 :〈湖〉,《幼獅文藝》7月。
  • 2004年 :〈擁抱國際化的中國〉,《亞洲週刊》8月。

期刊論文

  • 1965年 笠下影:〈笠下影─方思〉,《笠》8期,頁23-26。
  • 1974年 林煥彰:〈方思的〉,《新文藝》220期,頁29-35。
  • 2003年 唐 捐:〈暴風雨前的詩意體悟 導讀方思的「港〉,《幼獅文藝》600期,頁78-81。
  • 2003年 呂正惠:〈方思初探–其淵源及其詩中的「自我」〉,《中文學報》9期,頁45-59。

■ 評論彙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