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地 平 線 上方 靜止 站著的 雁,和 雁群們,再一次檢討中 停止一切動作
翅膀還給天空 收斂還給池沼 縫在長頸脖的 浪和風,還給 羽毛 地域南北,季節寒暑,弄清楚 是誰的概念
來了又離去的循環 在腹部下方起伏,旋轉 停止一切動作的我們 向地球大圈墜落,不作回顧 發出咚的一聲或多響,血肉撞擊
地平線的意義 飛翔的價值 上和下的平面 超越或尾隨 高度和秩序 相互鳴叫激勵的溫暖
我胸裏一窩鳥 吱吱喳喳叫……。
後記:想:當鳥在空中突然對飛翔和秩序失卻意義,是否如同立院、國大般失卻了機構本能?
本詩集分十二輯,是一個海洋人自生活中擷取的精粹。
很難看到一個臺灣詩人對土壤及海洋闡釋得這麼深刻感動,剖肝瀝膽盡他的愛與心智,對責任、工作與戰作纏綿熾烈的傾訴。集內的海洋意象已完全溶入詩文,其軍人熱血不僅沸騰海水,而所創造的美學特質,更為海洋詩添寫新頁,大大擴展了台灣海洋詩的內涵與視野。
性別:男 籍貫:湖北漢口 出生地: 出生日期:1944年01月11日
1949年隨父母自海南島乘艦抵高雄。海軍軍官學校畢業、三軍大學海軍學院及戰爭學院畢業,曾任「三軍大學」教官驅逐艦艦長、海軍總司令部作戰署作戰組副組長、上校組長等職。 1971年1月在《水星》詩刊發表第一首詩。 1972年加入「創世紀」詩社。 1975年與海軍詩友創辦「大海洋」詩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