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啟疆

汪啟疆
性別:男
籍貫:湖北漢口
出生地:
出生日期:1944年01月11日
學經歷
1949年隨父母自海南島乘艦抵高雄。海軍軍官學校畢業、三軍大學海軍學院及戰爭學院畢業,曾任「三軍大學」教官驅逐艦艦長、海軍總司令部作戰署作戰組副組長、上校組長等職。 1971年1月在《水星》詩刊發表第一首詩。 1972年加入「創世紀」詩社。 1975年與海軍詩友創辦「大海洋」詩社。
簡介
-
汪啟疆,1944年01月11日生,湖北漢口人。1949年隨父母自海南島乘艦抵高雄。海軍軍官學校畢業、三軍大學海軍學院及戰爭學院畢業,曾任「三軍大學」教官驅逐艦艦長、海軍總司令部作戰署作戰組副組長、上校組長等職。1971年1月在《水星》詩刊發表第一首詩,1972年加入「創世紀」詩社,1975年與海軍詩友創辦「大海洋」詩社。曾獲中山文藝創作獎、第四屆時報文學獎敘事詩優等獎、國軍文藝金像獎銀像獎、銅像獎、台灣文學獎優選。汪啟疆把工作、生活、心靈抱負轉為當代海洋詩歌,上承黃遵憲海洋詩的開創性視野,也融鑄了二十世紀現代詩的新生境界。軍旅生涯與感性詩人的雙重身份,加上其真摯的性格,使得他的生涯和創作歷程充滿了坦率、剛柔、知感合一等特質。詩人藉由與工作環境的互動,創作出航海詩學,不僅於文學上拓出獨特的海洋文學,反過來,亦豐富了海軍生涯的豐富性。著有詩集《海上的狩獵季節》、《海洋姓氏》、《夢中之河》、《藍色水手》、《人魚海岸》、《到大海去呀,孩子》和散文集《攤開胸膛的疆域》。
■ 創作風格
汪啟疆把工作、生活、心靈抱負轉為當代海洋詩歌,上承黃遵憲海洋詩的開創性視野,也融鑄了二十世紀現代詩的新生境界。軍旅生涯與感性詩人的雙重身份,加上其真摯的性格,使得他的生涯和創作歷程充滿了坦率、剛柔、知感合一等特質。詩人藉由與工作環境的互動,創作出航海詩學,不僅於文學上拓出獨特的海洋文學,反過來,亦豐富了海軍生涯的豐富性。
■ 作家成就
- 1961年 保送海軍官校五十五年班。主編年班刊物《滋風》。
- 1966年 海軍官校畢業,留任少尉隊職官。
- 1967年 任戴雲艦艦務官,升中尉。
- 1971年 1月發表第一首詩於《水星》詩刊。
- 1975年 與海軍詩友創辦「大海洋」詩社。
- 1976年 調任艦訓部作戰組教官。獲第六屆海軍文藝金錨獎中篇小說銅錨獎。
- 1977年 升中校。9月考入三軍大學海軍學院。獲第十三屆國軍文藝金像獎中篇小說銀像獎。獲第七屆海軍文藝金錨獎短篇小說銀錨獎。
- 1978年 三軍大學海軍學院畢業。任L.S.T中程艦艦長。獲第十四屆國軍文藝金像獎新詩銀像獎。
- 1980年 任三軍大學海軍學院戰術教官。
- 1981年 升上校。獲《中國時報》第四屆時報文學獎敘事詩獎。獲第十七屆國軍文藝金像獎長詩銀像獎。獲第十一屆海軍文藝金錨獎短詩金錨獎。
- 1982年 獲第十八屆國軍文藝獎短詩銀獎。獲第十二屆海軍文藝金錨獎長詩金錨獎。
- 1983年 獲第十三屆海軍文藝獎金錨獎長詩金錨獎。
- 1985年 任海軍總司令部作戰署作戰組副組長。
- 1988年 任海軍總司令部作戰署作戰組上校組長。
- 1990年 佔少將缺。
■ 作家書目
出版書籍
- 汪啟疆(1979):《夢中之河》,台北:黎明。
- 汪啟疆(1979):《攤開胸膛的疆域》,台北:心影。
- 汪啟疆(1982):《馬鳴風瀟瀟》,台北:黎明。
- 汪啟疆(1990):《海洋姓氏》,台北:黎明。
- 汪啟疆(1995):《海上的狩獵季節》,台北:九歌。
- 汪啟疆(1996):《藍色水手》,台北:黎明。
- 汪啟疆(2002):《二十世紀海洋詩精品賞析選》,台北:詩藝文。
- 汪啟疆(2002):《汪啟疆短詩選》,台北:銀河。
- 汪啟疆(2005):《臺灣海峽與稻穀之舞》,台北:黎明文化。
期刊、報紙、散篇
- 汪啟疆(1997):〈烏坵〉,《幼獅文藝》518期,頁55-58。
- 汪啟疆(1998):〈四季聲響〉,《聯合文學》161期,頁54-57。
- 汪啟疆(2000):〈關於『人魚海岸』〉,《文訊》174期,頁100-102。
- 汪啟疆(2000):〈生活冊〉,《明道文藝》295期,頁81-83。
- 汪啟疆(2001):〈兩人世界〉,《聯合文學》200期,頁144-145。
- 汪啟疆(2002):〈春天來了〉,《明道文藝》317期,頁129-133。
- 汪啟疆(2002):〈天命〉,《聯合文學》218期,頁78-82。
- 汪啟疆(2003):〈在我們的島上〉,《臺灣詩學》1期,頁274-276。
- 汪啟疆(2004):〈夢的畫本〉,《明道文藝》334期,頁81-83。
- 汪啟疆(2004):〈風媒〉、〈巴士海峽〉,《自由時報副刊》9月1日。
- 汪啟疆(2006):〈乘風破浪的起點:左營軍港〉,《新活水》6期,頁18-22。
■ 評論彙集
書目評論
- 張默(1987):〈汪啟疆――一顆飽滿的心靈〉,《無塵的鏡子》台北:東大,頁141-145。
期刊論文
- 高林(1983):〈從開展到約制――汪啟疆作品筆談〉,《創世紀》61期,頁126-133。
- 林燿德(1987):〈以海洋為姓氏――論汪啟疆的海洋詩〉,《文藝月刊》216期,頁60-72。
- 林燿德(1996):〈將軍的版圖,評汪啟疆將軍『海上的狩獵季節』〉,《文訊》124期,頁69-70。
- 蘇紹連(1999):〈走進汪啟疆的創作房間――讀汪啟疆最新詩集〉,《臺灣詩學季刊》29期,頁19-26。
- 張默(1999):〈怎樣揉捏詩的藍土壤――汪啟疆『人魚海岸』〉,《創世紀》121期,頁121-125。
- 蔣美華(2005):〈新世紀臺灣長詩美學的航向〉,《臺灣詩學學刊》5期,頁107-145。
報上評論
- 洛夫(1996):〈把海橫在膝上傾談整夜――我讀汪啟疆的詩〉,中央日報1月24日。
- 張默(1999):〈汪啟疆『人魚海岸』閱讀札記〉,《台灣新聞報》12月2日。
作品連結
- 航行者
- 航行者
- 死亡處理方式
- 二月,你的新書
- 火讀完整本林燿德
- 冷暖疑問
- 眉宇
- 我的房間
- 赤壁
- 肝膽──記三國演義
- 伙伴相握
- 吞不下的事故
- 男人的骨骼屬性
- 晨安吾愛
- 待機四小時,仍然溫柔如昔嗎
- 詩
- 吸吮
- 靜物
- 在台北等一句話
- 說謊的男子
- 貓咪
- 雁
- 朋友,海在口袋裏
- 裸奔
- 飆族速記
- 晨安,竹屋
- 走入一張照片
- 砍伐
- 生活之貓
- 窗戶
- 呀,時間
- 練習曲
- 雨
- 月光媽媽
- 雨天的定音鼓
- 雁行
- 一九五四,鳳山
- 掌葉槭
- 魚群
- 招潮蟹
- 最低溫新聞
- 握緊中國這兩粒鉛字
- 雁鳴
- 湘繡
- 替爸讀信
- 父親口裏的坤伶
- 跟父親對飲瀘洲大麯
- 十月十日
- 接觸與互生
- 黑天鵝
- 往東沙飛機上
- 一九九六最末波濤
- 辦公室
- 叮嚀
- 熬夜
- 紅色印漬
- 牙齒們
- 烏坵
- 如果戰爭發生
- 海域偵巡
- 非禁欲主義者
- 海上肉體之歌
- 魚
- 漁港攤市,興達
- 鼻頭漁港
- 日出海上
- 海是巨大魚脊
- 大海站在夢的裏面
- 季節
- 風濤
- 她踡睡,夏夜
- 羊的事件 蘇格蘭扎記
- 漫來一片鳥叫
- 鯨魚觀察
- 海與魚
- 接觸與撫摸
- 因為愛慾緣故五首
- 藍色筆記本
- 那些蒲公英
- 黑色扉頁(三)
- 黑色扉頁(二)
- 黑色扉頁(一)
- 痾血
- 馬公潮水
- 海灘上
- 妻
- 新水手
- 海洋四季
- 射擊後
- 天空媽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