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藏作家

汪啟疆

汪啟疆

汪啟疆

性別:男
籍貫:湖北漢口
出生地:
出生日期:1944年01月11日

學經歷

1949年隨父母自海南島乘艦抵高雄。海軍軍官學校畢業、三軍大學海軍學院及戰爭學院畢業,曾任「三軍大學」教官驅逐艦艦長、海軍總司令部作戰署作戰組副組長、上校組長等職。 1971年1月在《水星》詩刊發表第一首詩。 1972年加入「創世紀」詩社。 1975年與海軍詩友創辦「大海洋」詩社。

  • 簡介

  • 汪啟疆,1944年01月11日生,湖北漢口人。1949年隨父母自海南島乘艦抵高雄。海軍軍官學校畢業、三軍大學海軍學院及戰爭學院畢業,曾任「三軍大學」教官驅逐艦艦長、海軍總司令部作戰署作戰組副組長、上校組長等職。1971年1月在《水星》詩刊發表第一首詩,1972年加入「創世紀」詩社,1975年與海軍詩友創辦「大海洋」詩社。曾獲中山文藝創作獎、第四屆時報文學獎敘事詩優等獎、國軍文藝金像獎銀像獎、銅像獎、台灣文學獎優選。汪啟疆把工作、生活、心靈抱負轉為當代海洋詩歌,上承黃遵憲海洋詩的開創性視野,也融鑄了二十世紀現代詩的新生境界。軍旅生涯與感性詩人的雙重身份,加上其真摯的性格,使得他的生涯和創作歷程充滿了坦率、剛柔、知感合一等特質。詩人藉由與工作環境的互動,創作出航海詩學,不僅於文學上拓出獨特的海洋文學,反過來,亦豐富了海軍生涯的豐富性。著有詩集《海上的狩獵季節》、《海洋姓氏》、《夢中之河》、《藍色水手》、《人魚海岸》、《到大海去呀,孩子》和散文集《攤開胸膛的疆域》。

■ 創作風格

汪啟疆把工作、生活、心靈抱負轉為當代海洋詩歌,上承黃遵憲海洋詩的開創性視野,也融鑄了二十世紀現代詩的新生境界。軍旅生涯與感性詩人的雙重身份,加上其真摯的性格,使得他的生涯和創作歷程充滿了坦率、剛柔、知感合一等特質。詩人藉由與工作環境的互動,創作出航海詩學,不僅於文學上拓出獨特的海洋文學,反過來,亦豐富了海軍生涯的豐富性。

■ 作家成就

  • 1961年 保送海軍官校五十五年班。主編年班刊物《滋風》。
  • 1966年 海軍官校畢業,留任少尉隊職官。
  • 1967年 任戴雲艦艦務官,升中尉。
  • 1971年 1月發表第一首詩於《水星》詩刊。
  • 1975年 與海軍詩友創辦「大海洋」詩社。
  • 1976年 調任艦訓部作戰組教官。獲第六屆海軍文藝金錨獎中篇小說銅錨獎。
  • 1977年 升中校。9月考入三軍大學海軍學院。獲第十三屆國軍文藝金像獎中篇小說銀像獎。獲第七屆海軍文藝金錨獎短篇小說銀錨獎。
  • 1978年 三軍大學海軍學院畢業。任L.S.T中程艦艦長。獲第十四屆國軍文藝金像獎新詩銀像獎。
  • 1980年 任三軍大學海軍學院戰術教官。
  • 1981年 升上校。獲《中國時報》第四屆時報文學獎敘事詩獎。獲第十七屆國軍文藝金像獎長詩銀像獎。獲第十一屆海軍文藝金錨獎短詩金錨獎。
  • 1982年 獲第十八屆國軍文藝獎短詩銀獎。獲第十二屆海軍文藝金錨獎長詩金錨獎。
  • 1983年 獲第十三屆海軍文藝獎金錨獎長詩金錨獎。
  • 1985年 任海軍總司令部作戰署作戰組副組長。
  • 1988年 任海軍總司令部作戰署作戰組上校組長。
  • 1990年 佔少將缺。

■ 作家書目

出版書籍

  • 汪啟疆(1979):《夢中之河》,台北:黎明。
  • 汪啟疆(1979):《攤開胸膛的疆域》,台北:心影。
  • 汪啟疆(1982):《馬鳴風瀟瀟》,台北:黎明。
  • 汪啟疆(1990):《海洋姓氏》,台北:黎明。
  • 汪啟疆(1995):《海上的狩獵季節》,台北:九歌。
  • 汪啟疆(1996):《藍色水手》,台北:黎明。
  • 汪啟疆(2002):《二十世紀海洋詩精品賞析選》,台北:詩藝文。
  • 汪啟疆(2002):《汪啟疆短詩選》,台北:銀河。
  • 汪啟疆(2005):《臺灣海峽與稻穀之舞》,台北:黎明文化。

期刊、報紙、散篇

  • 汪啟疆(1997):〈烏坵〉,《幼獅文藝》518期,頁55-58。
  • 汪啟疆(1998):〈四季聲響〉,《聯合文學》161期,頁54-57。
  • 汪啟疆(2000):〈關於『人魚海岸』〉,《文訊》174期,頁100-102。
  • 汪啟疆(2000):〈生活冊〉,《明道文藝》295期,頁81-83。
  • 汪啟疆(2001):〈兩人世界〉,《聯合文學》200期,頁144-145。
  • 汪啟疆(2002):〈春天來了〉,《明道文藝》317期,頁129-133。
  • 汪啟疆(2002):〈天命〉,《聯合文學》218期,頁78-82。
  • 汪啟疆(2003):〈在我們的島上〉,《臺灣詩學》1期,頁274-276。
  • 汪啟疆(2004):〈夢的畫本〉,《明道文藝》334期,頁81-83。
  • 汪啟疆(2004):〈風媒〉、〈巴士海峽〉,《自由時報副刊》9月1日。
  • 汪啟疆(2006):〈乘風破浪的起點:左營軍港〉,《新活水》6期,頁18-22。

■ 評論彙集

書目評論

  • 張默(1987):〈汪啟疆――一顆飽滿的心靈〉,《無塵的鏡子》台北:東大,頁141-145。

期刊論文

  • 高林(1983):〈從開展到約制――汪啟疆作品筆談〉,《創世紀》61期,頁126-133。
  • 林燿德(1987):〈以海洋為姓氏――論汪啟疆的海洋詩〉,《文藝月刊》216期,頁60-72。
  • 林燿德(1996):〈將軍的版圖,評汪啟疆將軍『海上的狩獵季節』〉,《文訊》124期,頁69-70。
  • 蘇紹連(1999):〈走進汪啟疆的創作房間――讀汪啟疆最新詩集〉,《臺灣詩學季刊》29期,頁19-26。
  • 張默(1999):〈怎樣揉捏詩的藍土壤――汪啟疆『人魚海岸』〉,《創世紀》121期,頁121-125。
  • 蔣美華(2005):〈新世紀臺灣長詩美學的航向〉,《臺灣詩學學刊》5期,頁107-145。

報上評論

  • 洛夫(1996):〈把海橫在膝上傾談整夜――我讀汪啟疆的詩〉,中央日報1月24日。
  • 張默(1999):〈汪啟疆『人魚海岸』閱讀札記〉,《台灣新聞報》12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