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沒有可做的 怎麼詮釋年輕 劈開所有人眼珠子,讓 一條秩序空白的路 受驚的貓般尖叫
把那些滾燙的眼珠子以輪胎印 輾出血來,讓那些頭顱身軀成為背脊後 撞碎了的紅燈黃燈。抹去額角發麻的冷汗 以速度、勇敢、酷勁,捂住明天每張報紙的口
沒有人再能命令我停止 祇剩我 和毛髮肌膚上的飆速 聲音都已追不上來 沒有臍帶,學校,和所有的大人 血是甜燙的 恐懼的極度是忘卻 將整條路扯直 冰冷的燃燒
我們祇是不停不停的甩開 甩開 緊捏在脖頸 地球和所有想抓住我們 命定的一切力量
本詩集分十二輯,是一個海洋人自生活中擷取的精粹。
很難看到一個臺灣詩人對土壤及海洋闡釋得這麼深刻感動,剖肝瀝膽盡他的愛與心智,對責任、工作與戰作纏綿熾烈的傾訴。集內的海洋意象已完全溶入詩文,其軍人熱血不僅沸騰海水,而所創造的美學特質,更為海洋詩添寫新頁,大大擴展了台灣海洋詩的內涵與視野。
性別:男 籍貫:湖北漢口 出生地: 出生日期:1944年01月11日
1949年隨父母自海南島乘艦抵高雄。海軍軍官學校畢業、三軍大學海軍學院及戰爭學院畢業,曾任「三軍大學」教官驅逐艦艦長、海軍總司令部作戰署作戰組副組長、上校組長等職。 1971年1月在《水星》詩刊發表第一首詩。 1972年加入「創世紀」詩社。 1975年與海軍詩友創辦「大海洋」詩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