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多半喜愛對稱;
我,寧取均衡。
讓阿姆斯壯的腳印永遠留在月球上吧。
然然是火星,木星和土量……
然後是銀河外星雲鎮力宇宙外宇宙……
無盡,無窮。
在這兒,半島如畫,四季常春,
我朝暮吟哦著「酒德日以高」,
而左邊的一聯或剩下的行行
就再也不高興去有所完成了。
唔,此之語「禪」。
《十點半》
而總之,十點半就是十點半,
這不就是一切了麼?
請別問我那是上午的十點半
還是下午的十點半。
請別問我那是何年何月何日
是在那一個經度和緯度上的十點半。
也別問我那究竟是什麼樣的一種,
一種什麼味道,什麼感覺的十點半。
而總之,這倒是一點兒也不假的:
我讓我的停在十點半上不走了的手錶
躺在書桌上檯燈的旁邊沒去管它
已有幾十天了。不!幾十年了。
瞬間的十點半。
永恆的十點半。
是的,我有個「十點半」。
《形象論》
無論多快,多好玩,
多麼的夠時髦,不守交通規則,
一名騎黑色摩托車的teenager,
吹著口哨,嚼著口香糖的,
總之,絕對的不可能,
在舞臺上,扮演
那歌劇中
騎白馬的王子。
文章出處:現代詩復刊07,08期
《現代詩》季刊,初創於1953年,1964年春停刊。10年之中,兩期之外,均由紀弦主編。他的兩個主張、他所主導的「現代詩派」六大信條,引發了新詩論戰,也讓該刊疲態顯露,不得不停刊。然而其前衛的激進路線,卻為台灣現代詩帶來了一股狂猛生命力。而或許正是這股堅韌的生命力,讓《現代詩》季刊於1982年復刊,再次引領一時風騷。
性別:男 籍貫:陜西秦縣 出生地:河北清苑 出生日期:1913 年 4 月 27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