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子是
身體與現實的交接點
突出的 鼻子
比眼睛更深刻的
警戒著 對立的現實
只要絲毫的微塵或異味
立刻噴嚏連連
那是個警覺的年代
人們習慣沈默
我踡伏在主人閱讀的腳側
敏感的戒嚴時期
造就了過敏的鼻子
我聞得見
遙遠的海的氣味
欲雨的氣息
以及解嚴前的冷肅
一九八七年
開始解凍的現實
到處瀰漫著
長久被掩蓋的歷史的霉味
和腥惡的 血的遺味
喧囂的九○年代初期
到處都是示威遊行的隊伍
我深心的嗅著
解放的社會力的汗臭味
像被撩起的性慾
興奮而微微不安
但,早熟的革命
像秕穀一般
有殼無實
然後是空虛的年代
到處都是政治
盡是乏味的
政黨對立性的語言
鼻子 長久處在
單一的腐敗氣息中
逐漸喪失其感受力
和 批判性
我 終於成為一隻流浪犬
我們在街上無目的的蹓躂
真的是空乏的年代啊
空虛的巷弄
人們敗興的談論選舉
無可選擇
——甲申新正初三試筆
——《聯合報》副刊,2004.02.24
——《創世紀詩刊》139期,2004.06
——收錄於「臺灣詩人影音保存計畫」DVD〈陳鴻森卷〉,行政院文建會指導,黃明川電影視訊有限公司執行製作,臺南:國家臺灣文學館出版,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