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呼吸
體驗呼吸
東方心靈的起點是「呼吸」,創造的奧秘在此。
呼吸不深沈,則無所得,譬如傾聽,先聽寂靜,
後聽聲音,道理相似。
我眼所見,心所思,身所作,呼息也協調一致,
這就是美。
■ 心靈
感謝心靈
心靈是人類共有的財產。
心靈巖層──
時間在個人心靈上疊積的實況
靜默之舞
召喚
信服心靈的真理
終有一天,心靈被搖出它的鎖鍊
自有它的天地。
既不是白的光,也不是黑的影
而是心靈轉換的微妙瞬間
懂得了條件此時俱足,此時非俱足
介在我與非我之間
心靈滑入一片冥漠的深淵
分不出世界與我,我即世界
與自己較量,與時間較量
與世界較量,與歷史較量
■ 和諧
形式與內涵協同一致,相互完全支撐。
生命的和諧即──
心靈服從自我和世界的本質對映,自我與世界的真實關係恆不背離扭曲。
我有著對於當刻的理想
不使每一刻成為負荷
不對未來痴望
使每一刻盡可能與心平行,與心平行之歌。
■ 本性節奏
自然生命,意指生命為不可模塑,不可裁剪,生命內在結構會去尋找他的必然,他就是如此。
本性之尋求,融入本性節奏之河
本性節奏──
人與自我的連結方式,意即風格
節奏即呼吸,本性節奏即自性
對生命節奏的領悟,掌握與創造
與本性節奏和諧即是美。
■ 創造
創造的目的在體現存在意志,即自由。
心靈的辛勤工作催促──
觀察、思考、感覺、想像同時發生,彼此交集滲透,
感覺模型與思想結構相互校正,尋求意識活動的平衡基礎,美學自覺生焉,
美學自覺──
美將生命意識統攝為一,創造意志生焉。統一的生命意識瞬間將心靈活動與造型表現緊密嵌合,形象與觀念的轉換自由純粹,創造生焉。
美與心靈之關係和心靈與創造之關係同步發生交互作用,意即心靈活動與造型表現共有同時性與同質性。
同時性──生命同時間負擔兩份的大地:美與創造,心靈推動二者同步變化。
同質性──協調的空間音色與心靈氛圍形成感覺統合圈,感覺之內與感覺之外斷然有別,絕不銜接。
創造意志──造物的渴望與行動,生命對存在意志的體驗與實踐。現實和理想的劇烈搏鬥強固了它。
「施」即目的的人生
創造乃為禮物
尋找真正喜樂的因
真正的喜樂就是自由
■ 想像
真實與幻想是如此不可避免地互相滲透
想像──深度的運動
想像的心靈規律:
尊重心靈經驗的整體性──
心靈經驗的完整組織,來自人格全體,必須維持其最初意識,才能掌握其能量。
心靈經驗的運動集結──
當刻心靈經驗與過去時間中累積的記憶材料因空間對話相互運動集結,形成一至數個印象叢。
心靈經驗的界面開放──
心靈經驗彼此的界面融解,能量釋放,完成組織新形象。
超越心靈經驗之外──
形象依據其內在組織與能量獨立推動遷移空間變化音色至其能量消逝。
想像的燃點:
無限向內的空間與時間之前無因果──
心靈處於深度靜謐中,自我與世界雙泯,於此時刻中,時間感消失,時間性事件之因果律消除,空間音色完全瀰漫,時間空間扭轉變形。
想像的道路:
自然被人為所滲透改變,和
賦與人造物自然的天性。
風,多重受到限制的觀點自由穿梭伸展。
絕對真實於意識自身,除此之外蕩然空無。
時間在人身上的舞蹈,
傾聽肉體的細微顫動,尊重它……
草叢中的電話鈴聲
溢出床沿的慾望,一粒爛蘋果
雨,水晶神祇
我的愛──搖籃上血跡斑斑
■ 直覺
接受自己的啟示是唯一大道──尊重直覺
尊重直覺是開發直覺唯一的途徑
尊重直覺即尊重直覺先於大於尊重一切
直覺──精神位移,觸入本質
純粹直覺──
如何直覺並不超越直覺,
條件完全俱足的直覺。
條件一:
融入本性節奏之河的心靈
條件二:
時間感之完全消泯
條件三:
空間對話產生音色
條件四:
形象自塑完成本質知識
形象自塑──自我與世界通過空間對話產生想像力的深度運動,調整心靈活動與造型表現至「同時且同質點」,形象自我模塑完成,它告訴我們它是什麼。
■ 本質
我必須再凝視,再凝視,再凝視
只剩下本質
本質是指我是什麼,而非我要什麼。
本質對映──純粹直覺站立,人與現象互相提攜,達成精神空間的同盟關係。
本質知識──人通過純粹直覺而直接領悟到的事物本質特性。
■ 基礎抽象
為生命奠基,以精神衡量這個世界。
基礎抽象──
構造世界的基本元素
生命奠基之處
音色──生存的質料.水
節奏──生活的形狀.水流
線條──生命的戲劇.主題關注
空間結構──精神的建築.存在向度
基礎抽象練習:
微笑──哭泣
誕生──死亡
攻擊──防禦
晝──夜
清──濁
靜謐──運動
■ 秩序
建築──心靈將時間中的生命戲劇凝結轉化為結構的精神模型,為空間定位。其力量來自實體與空體的界膜,虛實相生,以展現不可動搖的存在意志。
虛實相生──實體與空體相互規範制約,藉此滋生演化,以尋求其最大可能張力。
建築宏觀──完整的透視空間的心靈能力,同時看見每一根柱子,每一個音符,造型隨手可得。
秩序──
空間之精神本質,
實體與空體的永恆關係,
切存有物,復歸其美,復歸其位。
■ 字
我只不過想創造一個字
字,鏗鏘有力
句與句之間,有光
字與字之間,水的聲音
字,石的聲音
精確,正確的感覺
一個句子可以是一座山壁,一道峽谷
呼喊!撞擊它,會有回聲
一個蠻荒的眼神,注視你,吃食你
準確的字,如鑄造一座青銅
直率的感覺全體撲面而來不可抗拒
不只是碰觸,而且要切開真實
直指人性,莫可逃避
令人恐懼敬畏,打開生命的窗門
從「字」的形象可直接感受到「字」的意志
■ 詩
我只不過是個詩人
非詩的思想與行動都將致我於死滅
我的詩邀請我
因為我只不過是個詩人
一首詩可以呈現一個人的全貌
幾乎伸手就可以抓住全世界的美
詩的背後再也沒有什麼了,無可後退
因為詩是最終
如果我專注於詩的花苞
則詩開放
我準備寫那充滿危險的,猶未完成的詩
詩者鑰匙,用作開啟
詩即是打開美的鑰匙,況且就是美本身,詩不能是其他
藝術的核心為詩
詩本該深具本質的美,直入存在的奧秘
詩者,本質
我不能欺騙,我不能褻瀆
是詩的片刻比詩文更尊貴
詩,詩發生的神聖時刻
於發生之外,乃詩之餘事
於發生之外,肉身何足敬畏,故不論人為
於神聖時刻中,自由,靜謐,大喜悅
詩所欲行之事,乃讓美重新回到美的核心
也就是復歸於美,還其自然
詩的失敗正是人類文明的真正潰亡,然詩所揭示者為人類唯一希望,
正是愛與和平。故詩仍是唯一立於不敗之地者──的真實
如果沒有對本質的絕對信仰
我必定頃刻墮入地獄
當本質的永恆勝利成為我的精神實體
我再無畏懼
■ 詩批判
詩批判三要素:
語彙風格──
文字美學的繼承與發展
詞彙與句構法的特殊音響,氣質和色彩
從語詞的經驗世界向內尋覓作者的心靈詞根
詩直覺──
意念核心求索,空間音色
感應
想像材料的選擇與組織特徵
從感覺模型分析解開詩意迴響的關鍵
結構深度──
意念軌跡,結構力分析
結構面到結構深度分列建築宏觀特色
從思想構成和心靈視野尋繹存有與此在的相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