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促聲中 一國急著和另一國交代 是季節的詭異嗎? 還是人一生總要穿戴不同的臉孔 夏天來的時候 我要在另一個國土裡 把鹹濕的汗味 晾乾 但是冬天來的時候 怎麼辦? 雨水澆灌的種子 不可能在幾千里外發芽 周遭的笑聲已埋葬在冰雪裡 我怎能在碧藍的天空裡 聞到歷史的騷味? 在沒有塵埃的天候裡 吞吐真空的記憶 我將在清冷的日子裡 緬懷鹹濕的體味 飛機轟隆作響 能睡眠的將在夢土裡 播下微笑的種子 不能成眠的 只能以筆記型電腦微弱的螢光幕 探索顛簸的心意 渡輪 在夏日太陽的光輝裡 一排排車子守候渡輪的到來 不同的人種 在海水的拍擊聲中 交換時間 和疲憊的面容 遠方的目的地 是比家鄉還小的小島 可是人潮洶湧如季節性的歸鄉 據說那是海鮮的聖地 廣告牌上 廚師手上的巨型龍蝦 打量著一個素食者 我的家鄉沒有渡輪 只有航向各地的飛機 載著旅人 在世界各處 以口沫的風暴 豐收魚蝦 文章出處: 創世紀-112期-古月專號-1997.秋季號
性別:男 籍貫:臺灣 出生地:臺北 出生日期:一九五0年
國立政治大學西語系畢業,國立臺灣大學外文研究所碩士,美國奧斯汀德州大學英美比較文學博士。曾任中興大學外文系教授、系主任、逢甲大學外文系教授,《創世紀詩刊》主編。2010年 卸任亞洲大學人文社會學院院長,改聘為亞洲大學外文系講座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