鹹的風 鹹的潮 鹹的砂礫 (我必須忠於鏡頭 鏡頭必須忠於歷史) 稻穗豐饒的幻像 在海平線前飄移 她的生命 醃在不老不死不滅的鹽裏 (快快按下快門 小馬達在機身中翻轉底片) 鹽 鹽是她肌膚自幼凝聚的色澤 用鹽的晶方鑄成的乳房 脹滿鹹濕的青衫 四季輪替…… (我不會不誠實,用舊底片欺瞞) 在沒有空間只有時間的蚵寮村 世世代代 蚵女勃張而憤懟粗糙如鋼筋的腳趾 種植在外傘頂洲鬆弛的皮膚上 (這一張,要適度曝光 在暗房中,沖晒出……) 啊永無表情的蚵仔蹲踞著 啊永無耳目的蚵仔蹲踞著 啊永無口舌的蚵仔蹲踞著 啊永無臉孔的蚵仔蹲踞著 (我的鏡頭必須適度剪裁 才能捕捉到真相中的真相) 蚵仔的腥氣帶來生存的歡愉 蚵肉綿綿 一筐筐新鮮上市 胸脯綿綿 一個個稚子問世 鄉情綿綿 她的男人 也擁有帶腥氣的糾結腹肌 (誰敢輕視,我一捲捲 黑白底片擬古的傷逝) 每一次颱風撲襲 她用綿綿的胸脯死硬護守 飄搖剝離的蚵架 (我替她在面頰抹一把泥 以致於保持住自然的神色) 每一次颱風撲襲 狂風捲走了人間的一切溫度 沖走蚵仔 卻沖不走腥味 分不清,淚和雨 (請側頭哭泣,社會大眾才有同情) 請再經歷一次災變 (攝影師心中的傷口比蚵屍更鹹更腥) 長堤崩裂 海水倒灌 沙洲不堪承受的苦難狠心降臨 直到隔夜 蚵仔們腫脹的屍首被 浪濤恭恭謹謹地奉還給蚵女 啊她的靈魂是美而聖潔的祭品 獻給不老不死不滅的鹽 獻給整塊海洋抽搐摻血的色澤…… 一九八七年四月十三日《台灣新聞報》〈西子灣〉副刊 出自林燿德(1988):《妳不瞭解我的哀愁是怎樣一回事》。台北:光復書局。第33-37頁。
性別:男 籍貫:福建廈門 出生地:台北 出生日期:1962 年 2 月 27 日
1977年入國立師範大學附屬中學。 1980年入天主教輔仁大學法律系財經法學組。 1983年任《輔大新聞》總主筆。 1986年任海軍總司令部參謀。 1989年兼任中國青年寫作協會秘書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