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年9月21日星期二
天地黑暗世界骨折)
早餐
脆脆的玉米片
像樓房卡啦折斷的聲音
午餐
鬆鬆的蘇打餅乾
像牆壁嗶剝紛飛的碎片
晚餐
來一會兒電
「全台大地震死傷逾千人」
電視報導配香辣的泡麵
薄薄的胃壁開始晃盪衝撞
仿彿有人不斷拍打求救
她才有了理由
喊痛 並且 流淚
(88年9月22日星期三
山河破碎台灣哭了)
早餐
報紙的頭條
「全台大地震
死亡逾二千人」
午餐
電視螢幕走馬燈的文字
「台北東星大樓仍有七十人受困
台中東勢王朝金巴黎傾倒塌陷
雲林觀邸樑柱外露沙拉油桶充數
南投災民急需飲水醫療帳棚……」
晚餐
草草解決冰箱裡的剩餘物質
孩子們吵著要看卡通
她說 你看這次地震好可怕呀
孩子們企圖找尋清晰的卡通頻道
她說 你看那個小朋有好可憐呀
孩子們終於找到熟悉的「巧虎島」
她說 你看消防隊員多勇敢呀
她說、她說、她說
她一直在說
孩子們跟著唱完片尾曲
然後自動刷牙乖乖上床睡覺
「地震會不會再來?」
孩子們摟著心愛的玩偶
像她摟著心愛的孩子們
這次,她什麼也沒說
只是輕聲答應他們
明天還可以繼續看卡通
〈賞析〉
以日記寫地震,雖是家庭主婦觀點,卻更貼近真實。
地震與食物、胃壁相干否?死了人與孩子看卡通有無跩爪
葛?詩人不僅歷時記錄,也並時呈現人類真貌。「感同身
受」被螢光幕電子化的情形令人憂心,詩人借食物、孩子
與自我的關聯,因「惜福」而推己及人,也適當地反應群
眾近乎「歇斯底里」的災後症候群。語言自然、幽默,第
資則更是簡傑、清爽。(白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