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要交的一張表格,夜裡 拿出來填寫,不只一萬次的 重複,短短幾個字緊緊 跟著,在名姓之後 或大或小的紙張,有時覆歷 有時病歷,有時只是單純的 自我介紹,小小空格 必須填下的那縣分,在一張紙上 將以墨水的骨與血緊緊吸住 吸住紙張的纖維,彷彿 彷彿一個句點之吸住地圖 不可能的變更,那位置 暗中卻圈下數十萬人口在裏頭 --闔起來時,便隱身不見 像表格送出後存入資料室 或者躺成檔案,在漆黑 金屬隔成的公文櫃裏 任人拉動,與眾多 不同的省籍、縣市,擁擠,甚至. 疊在一起,錯亂的排列組合 挨肩,擦膀,上千個 上萬個縣治,密密麻麻的字體 宛如擠住的是那大地圖 地圖上細密糾纏的蟻點 數億雜沓的人頭,而,這到底是 怎麼的概率--不停的拉動 打開,關起,撞響金屬 搓磨廝擦,有的只是 只是零星的火花 --依舊,地球最陰濕的黑區! 而眼前的紙仍空白 且發光,也彷彿是一場 濃白的大霧遮斷了想像,遮去了 裏頭的點點滴滴,不聞走動的音響 不聞…那些腳啊,怎會是十億雙? 卻獨留我坐度,這微寒的春夜,點著 六十支燭光。但這不過是一張 明日要交的表格,乃摺疊起” 我軟弱的思惟,深深 調節一口呼吸,手指稍稍運氣 提筆按入,沙沙沙磨過紙上 十八劃,只圈住小小一個城鎮:
惠安
詩人杜十三說:如何讓時間與空間產生戲劇性美感進而創出詩的意象,幾乎是白靈詩藝術獨創性的最主要部分。
在這本以精悍的『五行詩』為起點的(白靈‧世紀詩選)裡,你可以強烈感受到「筆下二三稿紙,胸中十萬燈火」的境界。
性別:男 籍貫:福建省惠安縣 出生地:台北萬華 出生日期:1951年1月18日
1957年入老松國小就讀。 1963年入大同初中就讀。 1966年入建國中學就讀。 1970年入臺北工專化工科就讀。 1976年至師大美術系夜間部就讀。 1980年出國至美國紐澤西州史蒂文斯理工學院留學。 1982年至中山科學研究院任職。 1984年至臺北工專任講師。 1992年與詩友合組台灣詩學季刊雜誌社,擔任主編﹝至199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