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亨泰

林亨泰
性別:男
籍貫:
出生地:台中州北斗郡
出生日期:1924年
學經歷
昭和6年(1931年)入北斗公學校,12年畢業。昭和14年(1939年)二年高等科畢業後,考入私立北台中學(今泰北高中),至18年放棄中學為止。戰後,林亨泰考入省立台灣師範學院(今國立台灣師範大學),並在朱實介紹之下加入了「銀鈴會」。1950年林亨泰畢業後,曾任教彰化北斗中學、彰化高工等校。
簡介
-
林亨泰於大正13年(1924年)出生於台中州北斗郡,昭和6年(1931年)入北斗公學校,12年畢業。昭和14年(1939年)二年高等科畢業後,考入私立北台中學(今泰北高中),至18年放棄中學為止。林亨泰早在日治時期即有作品,昭和17年(1942年)即開始了日文詩集《靈魂的產聲》寫作。戰後,林亨泰考入省立台灣師範學院(今國立台灣師範大學),並在朱實介紹之下加入了「銀鈴會」。林亨泰加入的銀鈴會,在1942年成立,由台中一中學生張彥勳、朱實、許世清三人發起,出版油印刊物《邊緣草》,共出十幾期,戰後因為林亨泰的加入,於1948年發表詩刊《潮流》,《潮流》既登載中文詩,也登載日文詩。林亨泰當時即有不少作品出現,並且也跟台灣著名文豪楊逵認識,據林亨泰回憶他回台中時總是會去拜訪楊逵住所。然而1949年台灣師院捲入「四六事件」,銀鈴會也被迫中止。成員也有人被處死,在這種環境下,林亨泰回台中之時,親眼在台中火車站目睹了楊逵被捕。不久林亨泰本人也遭受居留審訊,而斷絕了他的寫作之路,直到1953年林亨泰與紀弦通訊。
1950年林亨泰畢業後,曾任教彰化北斗中學、彰化高工等校。再與紀弦等人接觸之後,又加上林亨泰早期曾受日本現代主義思潮影響,使得林亨泰成為現代派成員之一。1964年林亨泰參與籌組「笠詩社」,並成為笠詩社首任主編。之後林即致力於「時代性」與「本土化」。70年代時曾因慢性腎炎一度擱筆,至80年代復出。
2004年林亨泰獲第八屆國家文藝獎。2017年「支持調降文言文比例,強化台灣新文學教材」共同發起人。同年得到第四十屆吳三連獎。
■ 創作風格
■ 作家成就
2004年林亨泰獲第八屆國家文藝獎。2017年「支持調降文言文比例,強化台灣新文學教材」共同發起人。同年得到第四十屆吳三連獎。
■ 作家書目
- 《靈魂的啼聲》( 40年代)
- 《長的咽喉》(50年代)
- 《林亨泰詩集》(1984年)
- 《爪痕集》(1986年)
- 《跨不過的歷史》(1990年)
- 《見者之言》(1993年)
- 《跨不過的歷史》等
- 《現代詩的基本精神——論真摯性》(1968年)
■ 評論彙集
作品連結
- 西北雨
- 父親的故事
- 搖滾歌手
- 花絮 陳秀喜
- 風景 非馬
- 窗 桓夫
- 鳳凰木開花的時候
- 給一個鄉下女孩子
- 我是忙碌的
- 淚(詩的噴泉之十)
- 夏季(詩的噴泉之五)
- 期待(詩的噴泉之三)
- 路(詩的噴泉之二)
- 二十四歲
- 雨中吟
- 都市的魔術
- 亂夢
- 這回
- 脫襪吟
- 時與茶器
- 修辭
- 石碑
- 寓言
- 某日
- 軌道
- 夜空
- 二倍距離
- 風景 其二
- 風景 其一
- 房屋
- 影子
- 煙的憂鬱
- 星之夜
- 雨中行
- 鼓手之歌
- 風
- 石塊
- 系列
- 峽谷
- 空縫
- 據點
- 時間
- 存在
- 金屬性的雨
- 液體的早晨
- 七彩的時間
- 五月
- 不題
- 彼之額
- 未及
- 追
- 復活(一)
- 門的觸覺(二)
- 門的觸覺(一)
- 黑格爾辯證法
- 形而上學者
- 影子
- 夢
- 爪痕集
- 鄉村組曲
- 餘震
- 冬
- 秋
- 春
- 虐待
- 書籍
- 進香
- 車禍
- 誕生
- 賴皮狗
- 上班族
- 流行作家
- 再見 吉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