瘂弦

瘂弦
性別:男
籍貫:河南南陽人
出生地:
出生日期:1932年
學經歷
青年時曾經從軍,爾後隨國軍轉來臺。自政工幹校影劇系畢業後,服務於海軍陸戰隊。瘂弦曾應美國愛荷華大學邀請,至國際創作中心研究二年。隨後至威斯康辛大學就讀,獲得碩士學位。曾經主編「創世紀」、「詩學」、「幼獅文藝」等刊物,現任聯合報副總編輯兼副刊主編,並於東吳大學兼任副教授,講授現代文學。
簡介
-
瘂弦,本名王慶麟,生於1932年,河南南陽人。青年時曾經從軍,爾後隨國軍轉來臺。自政工幹校影劇系畢業後,服務於海軍陸戰隊。瘂弦曾應美國愛荷華大學邀請,至國際創作中心研究二年。隨後至威斯康辛大學就讀,獲得碩士學位。曾經主編「創世紀」、「詩學」、「幼獅文藝」等刊物,現任聯合報副總編輯兼副刊主編,並於東吳大學兼任副教授,講授現代文學。
瘂弦的新詩創作生涯只有十二年,著有詩集《深淵》,改版後更名為《瘂弦弦詩集》。他的詩的兼具音樂性和意境之美,詩語言的魅力,使他的的詩像一首流暢的樂曲,不僅令讀者琅琅上口,更有想背誦的渴望。在美麗語言之下,瘂弦的詩作蘊含了「對命運蒼茫的感懷,對生命意義的追尋,對許多社會現象的反諷」。亦有人稱瘂弦「是中國詩壇的一個奇觀」,因為,從他發表第一首詩〈我是一杓靜美的小花朵〉,到他的最後一首詩,之間僅僅只有十二年年。對此,瘂弦笑稱自己是「死火山」,亦自謙自己是「失敗的作家」。但是詩才雖已消拭,詩心尚在,因此他熱衷的投入編輯工作,願自己是一個成功的編輯,讓更多年輕的活火山在文學界洶湧噴發。
至於,瘂弦的詩觀無疑是具歷史意識的。他曾表示:「一個好的詩人可以抒小我之情,而大的詩人可以抒大我之情,而大我之情就是一種歷史思維。甚至到更高的時候,他可以抒無我之情,這就上升到宗教和玄學的層次。詩是以有限來象徵無限,雖然幾句話,卻又歷史的意義在裡面。所以詩的承載量是很大的,可以有史詩的比重。」
■ 創作風格
瘂弦的新詩創作生涯只有十二年,著有詩集《深淵》,改版後更名為《瘂弦弦詩集》。他的詩的兼具音樂性和意境之美,詩語言的魅力,使他的的詩像一首流暢的樂曲,不僅令讀者琅琅上口,更有想背誦的渴望。在美麗語言之下,瘂弦的詩作蘊含了「對命運蒼茫的感懷,對生命意義的追尋,對許多社會現象的反諷」。
■ 作家成就
■ 作家書目
- 《深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