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藏作家

一信

一信

一信

性別:男
籍貫:湖北漢口
出生地:湖北省漢口市
出生日期:1933 年

學經歷

  • 簡介

  •        徐榮慶,筆名一信,1933 年出生於出生於湖北省漢口市。漢口市被日本佔領,至學齡時就進入私塾讀書,並由兄、姊及家庭教師授讀。後因國共內戰,隻身前往廣州投其姊處避難,在廣州卲邊被服廠子弟小學任教,授教的員工子女往往較他年長。後來曾任軍官、教員、記者、編輯、主編,省公營事業單位專員、課長、副經理,以同簡任副長職務退休。曾先後擔任中國文藝協會、中國青年寫作協會、中華民國新詩學會、中國詩歌藝術學會理事、常務理事、副總幹事、副秘書長。另有評論集、交通叢書、專題研究等二十餘種。曾主編十餘種刊物,新詩學會詩選集三種。亦曾獲中華民國青年學藝新詩獎、詩人節詩運獎、中國文藝協會新詩創作文藝獎章、中華民國新詩學會詩教獎、中國詩歌藝術學會詩藝術創作獎、中山文藝創作獎。現任中國文藝協會常務理事、中華民國新詩學會理事、中國詩歌藝術學會理事、《乾坤詩刊》編委等。

      與綠蒂創立「中國青年詩人聯誼會」,同時出版詩刊,定名為《詩》,擔任主編。並擔任聯誼會常務委員兼副總幹事。現任台汽公車運輸處副經理。著有詩集「夜快車」、「時間」、「牧野的漢子」等。

      一信的詩,早期在情感和思想上較內斂,詩的內容都是在展現一種內在深層的力量,因此他的詩較為純粹。近來詩的取材十分多樣,表現手法及語言越來越多元化,意象清晰靈活,作品呈現陽剛的風格。作者於其詩選書序中寫到:「年逾古稀,數度死而後生,現盤存自己,一無所有也不無所期,惟擁詩自重、擁詩自豪」一語道出詩人對於「詩」的執著。

■ 創作風格

一信的詩,早期在情感和思想上較內斂,詩的內容都是在展現一種內在深層的力量,因此他的詩較為純粹。近來詩的取材十分多樣,表現手法及語言越來越多元化,意象清晰靈活,作品呈現陽剛的風格。作者於其詩選書序中寫到:「年逾古稀,數度死而後生,現盤存自己,一無所有也不無所期,惟擁詩自重、擁詩自豪」一語道出詩人對於「詩」的執著。

■ 作家成就

  • 1949年 多次主編第六軍〈由新六軍改稱〉情報隊壁報,並參加比賽得獎。
  • 1953年 偶爾投稿花蓮〈部隊駐防該地區〉之更生報副刊,常獲採用。
  • 1955年 陸軍駐防金門,投新詩稿〈送別〉一詩,刊登於《正氣中華》日報副刊。
  • 1956年 先後選介習作刊登於校刊《中華文藝》中。
  • 1957年 新詩作品先後發表於《公論報》藍星週刊、《中國日報》綠苑詩刊、《前鋒報》副刊及其他雜誌。
  • 1960年 刊載於《文壇》季刊之新詩作品〈電燈〉、〈電波〉被選入《十年詩選》出版。
  • 1961年 第一本詩集《夜快車》八月出版,由《世界畫刊》出版及發行。
  • 1964年 元月一日進入台灣省道路交通安全委員會主編《道路與安全》月刊。第二本詩集《時間》出版。「中華民國新詩學會」成立,本人為發起人之一,並當選理事。
  • 1982年 早年新詩作品被選入《葡萄園詩選》集。

■ 作家書目

出版書籍

  • 一信(1961):《夜快車》臺北市:世界劃刊
  • 一信(1967):《時間》臺北市:中國青年詩人聯誼會
  • 一信(1996):《婚姻有哭有笑有車子》臺北市:文史哲
  • 一信(2003):《愛情像風又像雨》台北縣:台北縣文化局
  • 一信(2003):《一信詩話》台北:秀威資訊科技
  • 一信(2003):《一信詩選》台北:秀威資訊科技

翻譯作品

  • 一信(1988):《在約伯的天平上:靈魂漫遊》北京:三聯

期刊、報紙、散篇

  • 一信(1990):〈德伏扎克的音階在床褥間成高潮-析讀女詩人朵思的〈觸及〉〉《乾坤詩刊》14期,頁30-31。
  • 一信(2002):〈上窮碧落下黃泉的感與情-讀女詩人龔華的兩首短詩〉 《乾坤詩刊》21期,頁34-37。
  • 一信(2003):〈廢墟心中紅燈昇起-簡介藍雲的短詩〉《乾坤詩刊》25期,頁39-45。
  • 一信(2001):〈兩首關懷生命的詩-魯蛟的〈惑〉及楊啟宗的〈酒測〉〉《乾坤詩刊》20期,頁43-45。
  • 一信(2001):〈是殭屍還是機器人-讀詩人藍雲的兩首諷刺詩〉 《乾坤詩刊》18期,頁26-28。
  • 一信(2003):〈「阿抱」的宿命-兼介麥穗的本土情懷〉《乾坤詩刊》27期,頁98-99。
  • 一信(2001):〈鎖鏈 巨龍 腰帶-析讀詩人台客的短詩〈長江斷想〉〉《乾坤詩刊》19期,頁48-49。
  • 一信(2000):〈屬於三個時代的詩人-讀大蒙的詩有感〉《臺灣詩學季刊》32期,頁84-88。
  • 一信(2000):〈一體象徵 三種思維-簡介詩人劉正偉三首短詩 並簡介《思憶症》詩集〉《乾坤詩刊》16期,頁39-41。
  • 一信(2002):〈新生代詩語言的地帶--讀e世代詩人林德俊的一首短詩〉《乾坤詩刊》22期,頁51-53。
  • 一信(2002):〈年輕詩浪撲過來了——簡介《保險箱裡的星星--新世紀青年詩人十家》〉《乾坤詩刊》26期,頁63-66。
  • 一信(2004):〈頭枕濤聲臥梅花–兼介詩人秦嶽及其詩集「山河寄情」〉《乾坤詩刊》30期,頁113-117。
  • 一信(1998):〈現代詩先聲 近代史證言–鍾雷先生「尋夢草」詩集讀後感〉《乾坤詩刊》6期,頁34-41。
  • 一信:〈霧裡容顏是夢中原鄉-析讀女詩人莊桂香的兩首感人短詩〉
  • 一信:〈從抒情、至情走向太上無情-讀詩人林齡的〈椰子樹〉、〈諾言〉、〈臥佛〉三詩〉
  • 一信:〈千手擁抱的溫柔--讀女詩人談真的〈溫泉〉〉
  • 一信:〈千禧彩樹上綻開的鳳凰-序女詩人張清香的詩集《流轉的容顏》〉
  • 一信:〈那容紅杏獨鬧春-兼介綠蒂詩集《沉澱的潮聲》〉
  • 一信:〈頭頂之芒在心底凋零?-讀丁文智的〈髮〉〉
  • 一信:〈看板上你追我趕的海浪-析讀醫師詩人徐世澤的〈玩股票〉〉
  • 一信:〈圖騰啃嚙枯木上的綠苔-析讀馬驄教授的短詩〈刺青〉〉
  • 一信:〈極具巧思的實驗詩-讀潘皓教授的〈戀〉〉

■ 評論彙集

期刊論文

  • 陳芝萍(1962):〈評介「夜快車」〉,《中國憲兵》133期。
  • 余光中(1967):〈「時間」讀後〉,《幼獅文藝》165期,頁5-7。
  • 江浪(1967):〈孤絕詩人一信〉,《自由青年》1938:11期,頁27。
  • 向明(2002):〈有感於《一隻鳥在想方向》〉,《文訊》197期,頁24-25。
  • 涂靜怡:〈記詩人一信和他的詩〉,《秋水詩刊》。
  • 宋雅姿(2003):〈耿介的牧野漢子 — 訪問一信先生〉,《文訊》214期,頁95-99。
  • 謝鵬雄(2006):〈詩的導引 ─ 讀《一信詩話》〉,《文訊》245期,頁112-113。

報上評論

  • 俞南屏(1962):〈誰把夜快車奔向黎明?評介一信先生著「夜快車」〉,《大道》4月1日 275期,。
  • 屠申虹(1961):〈夜快車一前、後、左、右〉,《前鋒報》8月20日副刊。
  • 白楓(1961):〈血淚的凝結一「夜快車」詩集讀後〉,《前鋒報》9月30日副刊。
  • 江石江(1963):〈夜快車〉,《自立晚報》9月11日8期,。
  • 蕭林(1967):〈崇敬與欽佩–讀「時間」與「牧雲初集」後感〉,《前鋒報》11月30日693期。
  • 向明(1995):〈詩的牧野─讀一信的《來時路》〉,《中央日報》10月10日18期。
  • 傅予(2004):〈飆一首瘋翻的詩 — 《一信詩選》讀後謅言〉,《青年日報》2月19日10期。
  • 江石江:〈道路安全.夜快車〉,《自立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