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陽下

夕陽下

荒塚裏流出幽古的芬芳,在老樹枝頭把蝙蝠迷上,牠們纏線瑣細的私語,在晚煙中低低地迴蕩。

十四行

十四行

在幽光中我憔悴又伸著嬾腰,流出我一切虛偽和真誠的驕傲,然後,又跟著牠踉蹌在輕霧朦朧,像淡紅的酒沫飄在琥珀鍾,我將有情的眼藏在幽暗的記憶中。

雨巷

雨巷

詩中描寫了抒情主人公“撐著油紙傘”,獨自徬徨在悠長而又寂寥的雨巷。他懷著一種縹緲的希望,希望逢著“一個丁香一樣地結著愁怨的姑娘”,這個姑娘有著丁香一樣的顏色與芬芳,而她的內心卻結著憂愁、哀怨。

我底記憶

我底記憶

《我底記憶》是詩人戴望舒第一首“不借重音樂的詩”,全詩沒有新格律詩式的整飭詩行,也沒有一貫到底的平仄韻腳,詩人借重詩情——一種內在情緒的流動統貫全詩,以此構築詩形並造成跳動的旋律,使全詩散而有章、活而有序,體現出樸素、平實且意蘊深厚的散文美。全詩語句看似隨行編排,沒有韻律感,但實際上,詩人的這一種排列恰恰使詩意流露在了詩像上:在參差不齊間,我們似乎可看到詩人內在情緒的起伏張弛。

秋天

秋天

再過幾日秋天是要來了,/默坐著,抽著陶器的煙斗,/我已隱隱地聽見牠的歌吹/從江水的船帆上。

斷指

斷指

在一口老舊的,滿積著灰塵的書廚中,/我保存著一個浸在酒精瓶中的斷指;/每當無聊地去翻尋古籍的時候,/牠就含愁地向我訴說一個使我悲哀的記憶。

煩憂

煩憂

《煩憂》是近代詩人戴望舒創作的一首新詩。全詩共兩節,第一節活畫出了作者深刻的懷念,激烈的鬥爭,那種“欲說還休”的滋味,那種刻骨銘心的相思,既意味深長,又強烈迫切。第二節寫的是作者那種絡繹不絕,日益洶湧的思念之情在放縱宣洩。全詩八句兩組,呈軸對稱排列,形式整齊,音節和諧,故讀來十分上口,給人留下齒頰生香的愉悅之感。

村姑

村姑

在暮色中吃晚飯的時候,她的父親會談著今年的收成,他或許會說到他的女兒的婚嫁,而她便將羞怯地低下頭去。

深閉的園子

深閉的園子

五月的園子,/已花繁葉滿了,/濃蔭裏卻靜無鳥喧。/小徑已舖滿苔蘚,/而籬門的鎖也銹了──/主人卻在迢遙的太陽下。

我思想

我思想

我思想,故我是蝴蝶……/萬年後小花的輕呼,/透過無夢無醒的雲霧,/來振撼我斑爛的彩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