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樊

孟樊
性別:男
籍貫:台灣
出生地:嘉義縣
出生日期:1959年
學經歷
國立政治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台灣大學法學博士,曾獲中國政治學會傑出碩士論文獎。
簡介
-
孟樊,生於1959年,本名陳俊榮,台灣嘉義縣人。國立政治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台灣大學法學博士,曾獲中國政治學會傑出碩士論文獎。
曾任教於輔仁大學中文系、中國文化大學印刷傳播系、南華大學出版管理研究所,佛光人文社會學院文學系系主任/文學所助理教授,輔仁大學公共衛生系兼任講師,現為國立台北教育大學語文與創作學系系主任,主編《當代詩學》。
曾加入漢廣詩社。早期曾服務於傳播界多年,擔任過報社編輯、主筆,及雜誌社主編、出版社總編輯等職務,並長年於各大報章雜誌撰寫專欄文章,包括《中國時報》、《聯合報》、《自由時報》、《中央日報》、《自立晚報》、《中時晚報》、《聯合晚報》等報,以及香港《明報月刊》,曾任「臺北評論」雜誌社主編、中國時報「人間副刊」編輯、桂冠圖書公司副總編輯、時報文化公司主編、石頭出版社總編輯,兼策劃及主編的人文社會科學類書籍無數,並在各大報副刊前後開設了十多年專欄。
著有詩集《S.L.和寶藍色筆記》,散文集《喝杯下午茶》(聯經,1998),《飲一杯招魂酒》(躍昇,1991),文學評論集《台灣文學輕批評》(揚智,1994),以及學術論著《當代台灣詩學理論》(揚智,1995),《台灣後現代詩的理論與實際》(揚智,2002)等。曾入選九歌版李瑞騰編的《評論二十家》,詩作曾多次入選各種選集,並曾於佛光人文社會學院建立當代詩學中心,身兼主持人和當代詩學研究中心主任。
■ 創作風格
■ 作家成就
- 1989年 出版《大法官會議研究》(臺北:台灣商務),《後現代併發症》(臺北:桂冠出版社)及編著《1988台灣年度評論》(臺北:圓神)
- 1990年 出版文藝評論:《世紀末偏航-八0年代台灣文學論》,與林燿德合著及《影像社會》(臺北:時報),
- 1991年 出版《飲一杯招魂酒》(臺北:躍昇)
- 1992年 出版當代小說:與林燿德合著《流行天下-論述當代台灣通俗文學》(臺北:時報),社會變動:《台灣世紀末的觀察》(臺北:皇冠)及《S.L和寶藍色筆記》(臺北:書林)
- 1993年 出版《當代台灣文學評論大系–新詩批評卷》(臺北:正中出版社)
- 1994年 出版華文地區作品:《台灣文學輕批評》(臺北:揚智)
- 1995年 出版華文地區作品:《當代台灣詩學理論》及《當代台灣新詩理論》(臺北:揚智)
- 1996年 出版《大法官》(臺北:揚智)
- 1997年 出版《台灣出版文化讀本》(臺北:唐山)(增訂再版),與鄭祥福合著《後現代學科與理論》(臺北:生智)
- 1998年 出版《喝杯下午茶》(臺北:聯經)
- 2001年 國立台灣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 博士畢業,出版《後現代的認同政治》(臺北:揚智)
- 2002年 出版《台灣後現代詩的理論與實際》(臺北:揚智)
- 2004年 出版華文地區作品:與方群合著《現代新詩讀本》及《旅行文學讀本》(臺 北:揚智)
■ 作家書目
- 孟樊(1989):《大法官會議研究》(臺北:台灣商務),《後現代併發症》(臺北:桂冠出版社)及編著《1988台灣年度評論》(臺北:圓神)
- 孟樊(1990):文藝評論:《世紀末偏航-八0年代台灣文學論》,與林燿德合著及《影像社會》(臺北:時報),
- 孟樊(1991):《飲一杯招魂酒》(臺北:躍昇)
- 孟樊(1992):當代小說:與林燿德合著《流行天下-論述當代台灣通俗文學》(臺北:時報),社會變動:《台灣世紀末的觀察》(臺北:皇冠)及《S.L和寶藍色筆記》(臺北:書林)
- 孟樊(1993):《當代台灣文學評論大系–新詩批評卷》(臺北:正中出版社)
- 孟樊(1994):華文地區作品:《台灣文學輕批評》(臺北:揚智)
- 孟樊(1995):華文地區作品:《當代台灣詩學理論》及《當代台灣新詩理論》(臺北:揚智)
- 孟樊(1996):《大法官》(臺北:揚智)
- 孟樊(1997):《台灣出版文化讀本》(臺北:唐山)(增訂再版),與鄭祥福合著《後現代學科與理論》(臺北:生智)
- 孟樊(1998):《喝杯下午茶》(臺北:聯經)
- 孟樊(2001):《後現代的認同政治》(臺北:揚智)
- 孟樊(2002):《台灣後現代詩的理論與實際》(臺北:揚智)
- 孟樊(2004):華文地區作品:與方群合著《現代新詩讀本》及《旅行文學讀本》(臺北:揚智)
■ 評論彙集
【專書】
- 簡政珍(2004):《台灣現代詩美學》,揚智。
- 呂正惠,趙遐秋:《台灣臺灣新文學思潮史綱》,人間出版。
- 奚密(1998):《現當代詩文錄》,聯合文學。
【期刊論文】
- 曾建元(2001):《後現代的認同政治》,香港社會科學學報,2001年秋季。
作品連結
- 如果春天再春天些
- 霧中貓
- 失眠
- 夜的停泊
- 都市印象──台北感覺之二
- 我們曾經過的溫柔──致年輕時代的戀心
- 三月陰雨,有人從屋簷下走過──給G
- 競選海報
- 蛻變
- 讀詩
- 秋天的社會主義
- 致美麗的哀愁──曾淑美<哀愁>讀後
- 寂靜的春天
- 窗的聯想
- 在多雨的遲春
- 畢業致辭──給大四的DD
- 太陽的自白
- 狹巷──台北感覺之一
- 船長的夢魘
- 夜行
- 精靈之歌──致荻瑾蓀
- 波斯貓
- 沼澤之死
- 泅
- 籠
- 象徵主義素描
- 在雨中
- 鐘聲
- 花瓶
- 完形
- 畫展
- 《S.L.和寶藍色筆記》孟樊詩集後記
- 北海道繪本
- 在民丹島SPA——偕妻同遊記
- 在羅登堡撞鬼
- 瑪琳湖畔唱歌
- 維也納組曲
- 夜上海
- 雪梨塔上讀詩
- 紹興烏篷船上
- 在浪漫大道上
- 我的書齋
- 後現代的抒情
- S. L.和寶藍色筆記
- 水色小簡–給S. L.
- 自畫像四幅
- 孤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