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藏作家

陳秀喜

陳秀喜

陳秀喜

性別:女
籍貫:福建泉州惠安
出生地:新竹
出生日期:一九二一年

學經歷

  • 簡介

  •   陳秀喜女士,台灣新竹人,一九二一年出生,一九九一年辭世,享年七十一歲。
      陳秀喜素喜文墨,堪稱台灣文壇奇女子,十五歲即以日文寫詩、短歌及俳句。一九六○年代末期,復以中文創作現代詩,一九六七年參加笠詩社,一九七一年起並出任笠詩社社長迄去世為止。陳秀喜也是台灣俳句社台北短歌研究會同人,台灣筆會會員,其作品與為人備受推崇。

■ 創作風格

■ 作家成就

■ 作家書目

  • 1970年 《斗室》,日本:早苗書房。
  • 1971年 《覆葉》,台北:林白。
  • 1974年 《樹的哀樂》,台北:笠集刊社。
  • 1975年 《陳秀喜詩集》,日本:幾瀨勝彬發行。
  • 1976年 陳秀喜、林煥彰 編:《我的母親》,台北:巨人出版社。
  • 1978年 《THE LAST LOVE》,台北:笠集刊社。
  • 1981年 《灶》,高雄:春暉。
  • 1986年 《嶺頂靜觀》,台北:笠集刊社。
  • 1997年 《陳秀喜全集》,新竹:新竹市立文化中心:竹塹文化資產叢書出版社。

■ 評論彙集

期刊論文

  • 1974年 郭亞夫:〈評介陳秀喜詩集:覆葉〉,《笠》期 6月,頁68-78。
  • 1974年 陳芳明:〈語言的征服:陳秀喜的「覆葉」〉,《鏡子和影子》,頁81-89。
  • 1975年 李仙生:〈往泥土裡札根--拜訪詩人陳秀喜〉,《詩人季刊》3期,頁31-32。
  • 1975年 趙天儀:〈覆葉的語言(序)〉,《時間的對決–台灣現代詩評論集》,頁85-95
  • 1977年 李瑞騰:〈常青樹-從「覆葉」到「樹的哀樂」〉,《笠》42期,頁42-44。
  • 1978年 穆無天:〈詩情斗室‧人間風土:訪陳秀喜談文論詩〉,《笠》83期,頁53-56
  • 1981年 李魁賢:〈「灶」序〉,《灶》。
  • 1981年 李魁賢:〈陳秀喜詩集「覆葉」讀後感〉,《灶》。
  • 1981年 林 外:〈以愛心燃亮詩燈的陳秀喜〉,《笠》101期,頁42-44。
  • 1981年 林 外:〈以愛心燃亮詩燈的陳秀喜〉,《笠》101期。
  • 1981年 林亨泰:〈陳秀喜的「花絮」〉,《笠》101期,頁40-41。
  • 1981年 林鍾隆:〈「樹的哀樂」的魅力〉,《灶》。
  • 1981年 旅 人:〈陳秀喜「樹的哀樂」〉,《灶》。
  • 1981年 郭成義:〈美人魚的歌聲:評陳秀喜詩集「樹的哀樂」〉,《青溪》94期。
  • 1981年 陳德恩:〈從「覆葉」到「樹的哀樂」:論陳秀喜詩中的執著和語言〉,《灶》
  • 1981年 黃一容:〈陳秀喜的詩:「樹的哀樂」讀後〉,《笠》66期。
  • 1981年 趙天儀﹕〈崇高的母性:評陳秀喜詩集「樹的哀樂」〉《時間的對決–台灣現代詩評論集》,頁97-110。
  • 1981年 趙天儀:〈愛的探索者–評陳秀喜詩集「灶」〉,《台灣現代詩鑑賞》期,頁85-98。
  • 1983年 李敏勇:〈死與生的抒情:杜潘芳格和陳秀喜的詩〉,《臺灣詩季刊》臺灣詩季刊,頁37-43。
  • 1988年 利玉芳:〈陳秀喜印象:剛柔並濟的母性詩人〉,《笠》144期,頁98-101。
  • 1991年 王昶雄:〈無限淒冷悼秀喜〉,《笠》162期,頁73-78。
  • 1991年 利玉芳:〈大鄧伯玉蘭花與其他:悼笠園女詩人陳秀喜〉,《笠》162期,頁64-66。
  • 1991年 巫永福:〈安息吧!秀喜妹〉,《笠》162期,頁54-56。
  • 1991年 李敏勇:〈覆葉與嫩葉:悼念陳秀喜女士,抒記她的詩世界〉,《笠》162期,頁48-52。
  • 1991年 李魁賢:〈懷念臺灣奇女子:詩人陳秀喜〉,《笠》162期,頁44-45。
  • 1991年 李篤恭:〈豐裕的心靈〉,《笠》162期,頁60-61。
  • 1991年 杜潘芳格:〈秀喜姊,您的玉蘭花〉,《笠》162期,頁41-43。
  • 1991年 沙 白:〈多才多藝的陳秀喜〉,《笠》162期,頁56-58。
  • 1991年 岩 上:〈詩的覆葉〉,《笠》162期,頁46-47。
  • 1991年 桓 夫:〈稀有的女詩人〉,《笠》162期,頁34-35。
  • 1991年 海 瑩:〈玉蘭花香〉,《笠》162期,頁84-85。
  • 1991年 張芳慈:〈堆積如山的懷念〉,《笠》162期,頁73。
  • 1991年 張彥勳:〈「姑媽」本色:悼念陳秀喜女士〉,《笠》162期,頁38-39。
  • 1991年 張德本:〈永遠的覆葉-悼念詩人秀喜女士〉,《笠》162期,頁68-69。
  • 1991年 莫 渝:〈憾:未完之稿、未赴之約〉,《笠》162期,頁66-67。
  • 1991年 許振江:〈嶺上一朵不墜的雲:悼念陳姑媽秀喜女士〉,《文訊》66期,頁125-126。
  • 1991年 郭成義:〈斷了根的玫瑰還活著〉,《笠》162期,頁58-60。
  • 1991年 陳芳明:〈微雨松江路:悼記祖母詩人陳秀喜〉,《笠》162期,頁79-84。
  • 1991年 趙天儀:〈笠園的造訪:懷念詩人陳秀喜女士〉,《笠》162期,頁35-37。
  • 1991年 鄭明:〈一個洋溢著母性光輝的詩人〉,《笠》期,頁52-54。
  • 1991年 蕭翔文:〈玉蘭花的回憶〉,《笠》162期,頁70-72。
  • 1991年 謝碧修:〈無言的邀約〉,《笠》162期,頁63。
  • 1991年 羅 浪:〈永恆的思慕:悼念陳秀喜女士〉,《笠》162期,頁39-41。
  • 1991年 龔顯榮:〈姑媽,我知道您要說什麼〉,《笠》162期,頁62-63。
  • 1992年 莫 渝:〈陳秀喜的詩世界〉,《文學台灣》2期,頁83-96。
  • 2002年 趙天儀:〈笠園山莊的風景–陳秀喜詩文集《玉蘭花》前記〉,《時間的對決–台灣現代詩評論集》,頁111-117。
  • 2003年 戴寶珠:〈一株樹的文化寓言 — 陳秀喜戰後新詩的反殖民內涵與呈現〉,《竹塹文獻雜誌》28期,頁116-148。